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浙江林学院: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大学
2008-10-22 11:39:00

  几年来,在生态大学理念指导下,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校园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培养个性自由、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的生态人

  浙江林学院在人才培养中,以教育生态化理念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全面发展”的生态人培养原则,将生态化教育理念贯穿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方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生态人。

  根据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生态人培养原则,学校构建以三大课堂为一体的三维人才培养体系。第一课堂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中,强调以夯实专业基础,强化实践能力,促进素质全面提高为目标,保证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第二课堂采取创新竞赛、科研训练、社团活动等形式,通过实验室开放、导师制等制度,构筑师生互动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第三课堂通过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

  同时,学校从学科特点和地域环境出发,将生态文化作为培育和强化校园文化特色的着力点,培养学生的生态素养,培养学生学会与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和谐、包容的生态精神。生态文化的教育贯穿学生的大学生活,通过开展“绿色文明”主题活动、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专业教育和全校性生态伦理必选课的设置等,进一步树立生态理念,培养学生自觉成为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二、打造内有学科专业群、外有学科产业链的学科特色

  2005年,学校提出大力发展工科和基础理科的学科专业;重点发展经济、管理、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适当扩大农学类的学科专业覆盖面和环境类学科、专业;适度发展艺术类学科与专业。以做强特色为抓手,以基础学科为基石,以重点学科为核心,通过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着重培育林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生态规划与工程、自然资源管理、天然产物加工与利用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等6大优势学科群。目前,学校已组建了农林资源学科专业群、环境学科专业群、管理学科专业群、人文学科专业群等4大学科专业群,努力构建学科专业的生态群落,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学校积极开展与生态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根据自身特色和社会发展需要,先后设置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学校积极开拓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领域,积极开展循环经济与废弃物资源利用、环境生物与生态工程、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等有关生态环境的项目研究。根据发展需要,学校组建了环境科技学院,成立茶文化学院,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联手共建实验室。

  学校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点围绕若干产业组建学科群,形成学科产业链,服务社会。如围绕竹产业构建的学科产业链,从竹子基因研究开始,经育种、栽培直至加工各个环节,将森林培育竹子加工、竹子贸易、竹文化等学科组成一个学科链,实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为浙江竹产业全国第一、大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贡献。此外,学校还组建了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学科产业链、生态控制与监测学科产业链和木材学科产业链,着手构建茶文化等学科产业链。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