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我省高校三管齐下 打造升级版学生事务中心
2016-02-29 17:54: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通讯员 武怡晗  记者 陈显婷)开学在即,作为服务学校师生的第一线,不少高校学生事务中心已经提前开门,迎接学生的到来。

  在全省101所高校(包括独立学院)建成学生事务中心的基础上,去年9月,省教育厅又下发《关于充实完善高校学生事务中心建设的通知》,要求着力“建好”学生事务中心,进一步扩大服务内容,提高管理水平。

  我省高校三管齐下,打造升级版学生事务中心。统计显示,去年以来全省高校学生事务中心共为师生办理各类事项210多万件,其中网上办理20多万件,学生满意率达96%以上。

  服务升级 无缝对接学生需求

  毕业求职签订就业协议要保障哪些权利,意外受伤如何申请理赔……走进浙江师范大学学生事务中心,这些都不是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电话、微信号、QQ号咨询,也可以通过预约面谈等获得专业法律服务”法政学院学工办主任陈佳伟说,结合学生需求,学校事务中心内新设的事务调解与法律服务中心,不仅聘请到校内法学专业教师,还邀请金华市法制办、司法局等资深法律工作者担任指导教师,相关专业学生负责日常接待登记、常规咨询、分类联系等法律服务,为学生合法权益维护新增了一道“保护门”。

  学生的需求就是服务,围绕“简政放权”的原则,省教育厅梳理制订“服务菜单”,分为9大类近百项,各高校对照“菜单”,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管理和服务事项纳入学生事务中心。一方面精简窗口,另一方面查找学生需求,对继续实施的学生管理和服务事项,简化程序,在学生事务中心统一办理。

  服务“下沉”,杭州师范大学将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10个职能部门全部入驻事务中心,开设服务窗口13个,形成多部门协作办事和“一站式”事务服务的工作模式。浙江大学在办事窗口建立临时党支部及团支部建设,探索用党建、团建工作推动中心工作的新路。浙江财经大学以学生事务中心为平台,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成长课堂、朋辈课堂、就业指导训练营、模拟面试、职场连连看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目前,全省高校学生事务中心的服务事项基本涵盖了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奖学助学、勤工助学、学籍学历、考试业务、课程选择、社团活动、户籍、党团关系、就业服务、乘车优惠、医疗保险、信息网络等事务的咨询和办理工作。

  效率升级 精细管理有章可依

  对于窗口单位来说,“工作效率”是最重要的“服务态度”。在完善服务内容的同时,各高校健全学生事务中心的规章制度,规范流程,提高效率,让管理“有章可依”。

  优化办事流程,重视评价改进。浙江大学学生办事大厅自成立2年多来,共实现流程优化和程序简化100余项,该校还引入服务对象评价满意度测评,及时把学生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到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改善过程中。

  完善制度建设,严格工作管理。宁波大学制订了《学生事务中心运行管理办法(试行)》,从制度层面完善事务中心建设,对学生事务中心建设的组织领导、业务内容、运行模式、管理规范、工作要求等做出规定,使事务中心运行“有章可依”。浙江万里学院“阳光服务大厅”,目前已形成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AB岗位责任制、办事公开制、按时办结制、投诉问责制等日常管理细则。

  推行微笑服务、礼貌用语,温州医科大学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学生事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形象礼仪培训。

  功能升级 线上线下服务育人

  走进浙江财经大学的学生事务中心,整洁宽敞的阅读休息区、冷热饮用水、悠扬的轻音乐、无线WIFI等一应俱全。让学生在办理日常事务的同时,也可以学习交流、休憩讨论,使学生事务中心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服务点”和“加油站”。

  我省各高校还充分发挥学生事务中心在思想教育、学业指导、行为引导、生活服务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功能。浙江传媒学院学生事务中心提供学生勤工助学岗位,培养学生的管理服务能力、人际沟通协调能力,使广大学生从依赖辅导员逐步转变为到学生事务中心寻求帮助。

  与此同时,结合现代传播手段,许多高校还开设网上办事大厅、微信公众号等,实现学生事务中心“网上+网下”的无缝对接。中国计量学院开发建设办事微信,学生只要关注“计量微生活”“中国计量学院收费平台”等微信公众号,即可实现智能报修、意见咨询、一卡通充值挂失、余额查询等功能。宁波大学开通了网上办事大厅,校园卡充值、校园文化活动审批、离校手续办理、奖助学金信息查询等业务均可在网上实现一站式操作。

  各高校充分发挥学生事务中心在思想教育、学业指导、行为引导、生活服务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功能,打造“升级版”的学生事务中心,让这里成为“学生之家”“成长之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