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高职提前招生”咨询会广受肯定 一学校包车前来现场
2016-03-06 13:10: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2016年浙江高职提前招生咨询会现场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赵洪河 陈显婷)今天上午,由中国教育在线、杭州教育考试院联合举办的浙江“高职提前招生”专场咨询会在杭州中策职业学校开场,全省各地区的高职提前招生院校招办负责人来到现场,与考生和家长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虽然咨询会开始时间是八点半,但是早上八点中左右,就有不少家长、学生赶到现场,等不及地和高职院校进行交流。

  相对于普通高中,职高的学生们拥有更细致的职业发展规划,在志愿意向上更注重专业的选择和未来的发展,所以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特长、培养方向等成为咨询会上交流最多的问题。徐先生今天一早就带着他的孩子来到现场,他说是自己听说今天有咨询会就立刻赶过来了,徐先生自己是开电商企业的,希望给自己孩子找一个理想的电子商务专业,今天在现场跟高职院校招办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获取了很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有效信息。“不同院校的特色不一样,要求和发展前景也不一样。”徐先生说,“结合今天的交流情况再和儿子好好商量下”

  也有不少家长在现场向高职院校招办负责人提出疑问,一位陈女士担心高职院校提前批招生,会不会拿学校统一招生可能招不满的专业出来招生。高职院校招办负责人现场解答陈女士的疑惑:“专业招生情况每年都在变化,对于提前招生,我们是希望通过这个方式,招收一些专业忠诚度比较高,真正适合这个专业,拥有更多发展潜力的学生进行培养。”

考生和家长像高职院校招生负责人咨询问题

  除了杭州地区的学生和家长以外,各地中职学校也非常重视这场咨询会。淳安县育才学校特意包了一辆车,将学校有意向参加咨询会的学生带到了中策职校咨询会现场。淳安县育才学校行政主任方明说:“因为学校相对偏远,学生和高职院校接触的机会较少,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计划和方向的。今天带领学生到现场和高职院校进行交流,了解一下院校专业培养方向,培养特色,对于学生志愿填报很有帮助。”

  方主任表示,这次多亏了信息交流平台的建立,使得很多以往不知道的信息得以了解。“以前接收信息都是间接,有了交流平台后就可以直接了解,没有障碍。”据介绍,淳安县育才学校的空乘专业开了很多年,但是相关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好的去向,甚至于不了解省内还有不少高职院校有此专业招生。“咨询会上逛一圈,学生对很多专业的了解都很清晰。”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校长高志刚告诉记者,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交流平台的建立,有志于彼此都找到合适的“对象”。“高职院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源,中职生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并且,如此一来,高校招生信息的传输非常通达,考生能及时了解。”高校长说。

考生认真查看高职院校招生章程

  据了解,从今年开始,浙江省全面推行“高职提前招生”取代“高职自主招生”,高职提前招生院校从2015年的15所试点院校增加至35所。这对考生们无疑是个好消息,但是高职院校招办负责人也提醒考生和家长,要特别留意今年高职院校提前招生的细节变化,做好以下几点。

  一.关注招生计划的变化

  今年有些提前招生学校计划量呈成倍增长,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2016年提前招生计划达740名,计划量是2015年的两倍之多,净增计划为380名,招生专业从2015年的2个增至8个,并首次将三个中外合作专业纳入提前招生,千岛湖校区也首次纳入提前招生,值得考生特别关注。全省总计划的大幅增加,今年提前招生的录取概率将大幅提升。每所学校的录取概率与招生计划和报考学生人数有关,招生计划的增加会直接提升录取概率。

  二.认真研读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是招生政策的根本,很多问题在提前招生章程上写得非常明确。建议考生和家长花时间认真阅读高校的提前招生章程,特别要关注报考条件和录取规则方面的信息。有些学校因行业要求,部分专业对考生的身高有明确要求。

  三.转专业政策别忽视

  考虑到有些学生无法按照专业意愿参加考试和录取,部分提前招生高校为考生提供了转专业的机会。比如:浙江旅游职业学院2016年首次为提前招生录取的大部分专业学生提供了转专业的机会,第一学期后如符合学院教务处转专业政策可提出转专业申请,提前招生各专业转专业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专业录取人数的5%(根据学业考试成绩择优选择)。

  四.仪容仪态不容忽视

  提前招生考试是对一个考生综合成绩和某种特长的考试,考试的题型千变万化,大多是开放性的,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如何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考官显得非常重要。很多考生只关注考试内容本身的准备,容易忽视自身的仪容仪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