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这位浙江人说:诗词的力量,一句顶万言
2018-02-25 16:38:00

  在《经典咏流传》第2期节目中,民谣歌手赵照的一首清新古朴的《声律启蒙》,让观众领略到汉语独有的音律之美。

  一曲终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嘉宾被请到舞台中央,这位嘉宾,就是93岁高龄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退休教授潘鼎坤。

  这是潘鼎坤第一次上电视节目,但不少观众早就认识他了。

  早在2017年5月,潘鼎坤因为一段讲座视频成了“网红”。有意思的是,当天他讲授的内容,不是在大学里执教60多年的数学课程,而是关于“中文对联诗词中的对称美”的探讨。

  潘鼎坤是浙江人,1925年生于丽水市缙云县双溪口乡姓潘村。他在节目中说,读中学时,当时浙江的一张报纸刊登了一则对联征集活动,上联为:“龙游丽水云和月”,他默默记下,但始终没能对出最满意的下联。

  直到80年后的2018年1月14日,潘鼎坤在节目录制现场,一个字一个字郑重地念出了下联——“虎啸泰山日照洋”。

  如今,潘鼎坤家住西安,这位“一定要站着讲课”的数学老师,因何与诗词结缘,又因何在90多岁开始跨界讲诗词?钱报记者对潘老进行了电话采访。

  他出生的缙云小山村

  先后走出了17名博士

  电话那头,潘鼎坤声若洪钟。

  “书生书真生,父老父未老。”这是潘鼎坤在节目中举例外祖父给他出的考题。可以说,外祖父是潘鼎坤的诗词启蒙者。

  潘鼎坤的外祖父是秀才,崇尚中国古代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外祖父对他的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大概在我十一二岁时,有天晚上我在他家玩,他突然把我叫到跟前,用手杖在我身上打了两下,还说‘原以为你是条龙,没想到你是条泥鳅’。”

  潘鼎坤少时读的是私塾,后又接受了新式教育。在缙云仙都中学就读时,潘鼎坤常考全班第一。1947年,潘鼎坤考上复旦大学数理系,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而他所在的这个村子,后来成为了浙江有名的“博士村”——仅有2000多人的偏僻小山村,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走出了17位博士。村里还出过“一家四博士”,有对亲姐弟都是博士,他们各自的配偶也是博士。

  而这些,都要归功于崇文重教的好村风。

  但记者还是好奇,既然如此热爱中文,为什么选择了数理系?

  “选理科,是因为当时中文比我好的人有很多,我肚子里那点墨水,怎么抵得过四书五经出口成章的人。选复旦大学,是因为可以兼修师范课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双学位,毕业就可以当数学老师。”潘鼎坤的回答,直率又实在。

  上了大学后,潘鼎坤付出了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学习专业课程以及包括英、德、俄在内的各门外语,“我是从农村到大城市的孩子,比不过别人的地方,更得花心思赶上去。”

  教数学的去讲诗词

  他做了几个月“思想斗争”

  “好的文化节目应该以教会大家最基础的东西,给人以启发,教会大家如何思考、创造为主。”潘鼎坤说。

  这简单一的句话,其实正是潘鼎坤60年教学经验的总结。

  潘鼎坤一直在课堂上教专业课教到2011年。之后的日子里,热衷于“发挥余热”的潘鼎坤,每个学期还会回到学校,为学生举办几次讲座。

  2017年年初,心里一直放不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潘鼎坤,意识到一件事情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绝不能让唐诗宋词这样的文化瑰宝,在我们这一代手里丢了!”

  潘鼎坤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年轻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日趋匮乏,即使是大学中文专业毕业的学生,也鲜有对古诗词格律了如指掌又能融会贯通的。

  2017年5月,以《试讲中文对联诗词中的对称美》为主题的讲座成功举办。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站着讲完了全部内容。这场讲座,获得了在场一百多位师生的一致好评。后来流传在网上的视频,记录的便是这场讲座的内容。

  “教了60年,没想到还抵不过这两小时。”回忆起这次讲座,潘鼎坤笑了。

  其实,关于要不要做这次讲座,他是做了几个月“思想斗争”的,“毕竟我是讲数学的,这样跨界也不知道好不好。”最终,想要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尽可能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想法,让潘鼎坤下定决心。

  他将《中文大辞典》中有关诗词格律的内容进行“翻译”,用毛笔誊写了绝句、律诗平起式、仄起式的写法,在可以不严格遵循平仄规律的地方都画了红圈,准备了厚厚的一沓讲稿。

  在这之后半年时间里,他又举办了两次关于古诗词的讲座。而在年底的第三次讲座中,他还开始尝试进行网络直播,在线收看人数达30多万。

  今年93岁的潘鼎坤,早已离不开这份沉淀在岁月里的诗词之爱。“我再给你举个例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我以前读,总觉得后半句是互相矛盾的,读不懂啊。”

  直到2015年,陪伴他70年的老伴离世,潘鼎坤再读它,竟然一下子就明白了,“‘不思量,自难忘’,是不去想做不到的事情,一想心里就不好受,自然永远也忘不了。”

  电话那头,潘鼎坤的声音有些哽咽,他停顿了一下,“你看,这就是诗词的力量,一句顶万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