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陈寿灿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致辞:勤学笃行 善始令终
2018-09-14 08:56: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 陈寿灿

  各位新同学,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师生员工,向各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也是教师节,我们祝贺全体教师节日快乐。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作为教师最大的幸福,因此,今天是全体商大教师最幸福的日子。我们祝贺4078名本科生、1578名研究生、556名学历国际生,正式成为“商大人”,感谢各位做出这样一个有意义的选择。从今天起,你们将开始自己崭新的大学生活,成为商大校园的新主人。从此以后,各位将和我们一道,以校为家,成为我校新百年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创造者。

  在此,我们还要感谢各位的家长和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们,感谢他们的培育和信任。从今天开始,陪同各位一道成长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我们感到荣幸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在此,我向各位保证,我们浙江工商大学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团队,一定竭尽所能,不负重托!

  “国家当富强,始基端在商”。这是我校校歌的基本精神。它既揭示了商科在近代以来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独特作用,也彰显了我们浙商大历史传承中深厚的家国情怀;简而言之,不仅重商言商,更要独成其大。我校创建于1911年,创建之初,即开我国商业教育之先河。如今,她则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大学,也是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之一。基于百年商科办学优势和文脉传承,我校已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且初显成效的大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工商融和”的专业教育、“融会贯通”的通识教育,以及“创新引领”的创业教育。我校将商科教育、人文教育与理工教育相互渗透,通过学科交叉、通专融创、知行合一、“一体多元”等多种教育途径,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情怀、专业素养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大商科”人才!

  为了迎接各位的到来,我和我的同事们已经精心做了各种准备。和你们的父母一样,我们也对各位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各位父母不一样的是,我们将以教师、辅导员、管理服务人员等专业身份参与到各位的学习生活中去。我们的定位很清晰:为各位的德性完善、学业成长和职业生涯的起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帮助。为此,我们将殚精竭虑,不遗余力!

  那么,各位新同学,面对崭新的大学生活,你们的自我定位是什么?你们已经准备好了吗?

  穷根究底,老师是各位前进道路上的引路人;但是,想去哪里,能走多远,乃至以什么样的速度和方式前进,这些问题只有你们自己能够回答。所以,各位浙小商们,站在人生新起点上,在2018,请你们回答:你是谁——想成为什么样的样人?为了实现这个未来,你能够做什么?如何去做?

  不管各位在基础教育阶段有多么辉煌,或者完全不起眼,今天的浙商大为你们准备了一条同样的起跑线,一个公平开放、资源丰富、机会无限的新赛场。你们将从这里出发,展开为期四年的长跑竞赛。和一般长跑不同的是,这场比赛中,赛道的选择与路途的远近、乃至前进的方式都将由你们自己决定!

  各位可以设想,四年以后,当你们重聚在毕业典礼的会场时,你的终点在哪里?你跑了五十公里、五公里,还是500米?我现在可以告诉各位的是,根据以往的毕业数据,这样的差距并不夸张。那么,今天是同样的一把青春在手,明天的你将如何奋斗或挥霍!?

  说这么多,无非是想在各位大学生涯的起点处,提醒各位要多多努力,莫使韶华虚度。简言之,也不过就是我们校训石上的那个大大的“勤”字。

  作为四字校训的一部分,这个“勤”字有其丰富的内涵:

  第一,尽早踏上寻找自我的发现之旅。

  校训之“勤”是有目标引领和内在驱动的。也就是我前面已经讲的,你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在大学这个新赛场上选择哪一条赛道,达到什么样的终点。

  遵循先贤“因材施教”的教诲,学校为诸位在学术研究、就业创业、国际交流等各个方面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化服务平台。而各位要做的是,逐步发现自己并明确描述自己能够做什么——你的性格、你的才华与潜力,以及最重要的一点,能够激发起全身心投入的那个事情。

  我想,许多新同学焦虑和迷茫的源头,恰恰就在于无力回答这些问题。我保守估计,你们中至少有三四成的比例,连大学志愿都是某个“权威”的长辈主导下选定的。所以,你们的迷茫,毫不奇怪!这就意味着,你既不了解自己,也不真正了解任何专业,更无法把握未来的四年在你的人生中究竟会意味着什么。

  为此,在与残酷而激烈的高考竞争挥手告别之后,各位不妨暂时和这个人人争先恐后的喧嚣世界拉开一点距离,花一两年的时间,安心、自由地读读书,交交朋友。经典书籍是构建精神家园的砖石,通过自主、自由的阅读,你可以效法古今的完人,看到世界的辽阔;为此,你必须勤于阅读。朋友是人格完善的桥梁,也是照见自己的镜子,通过与朋友的交往,你可以了解自己现在的样子,更可以在未来发现更好的自己;为此,你应该多多走出寝室,去遇见更多、更优秀的人。你们相遇的地方,可能是图书馆、实验室,也可能在运动的赛场、旅行的途中。

  过去,老师鼓励学生勤奋,会说“笨鸟先飞”,其实这个教训值得商榷:作为一个鸟,你可以弱一点,但是不能笨,尤其是不可以笨到连自己究竟想吃虫还是想吃鱼都弄不清楚。这种笨鸟,起飞再早,也是瞎折腾。如果不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无论如何“勤奋”,都只会达到错误的目的地。就算征服了世界,获得也是空虚。为此,我重申,希望各位不畏艰险,反身内求,尽早踏上寻找自我的发现之旅。

  第二,一点一点的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校训之“勤”应该是有是非标准和价值判断的,而不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要努力去做,而且要以正当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情。成就自身的同时,不可以破坏公平公正的游戏规则,不可以伤及到他人。你们不仅要发现自己先天禀赋的正直与善良,而且要在与师友的交往中,学习将这些美好德性贯彻在日常实践中的具体方法。这种出于善念以行善事的德性,就是我们要各位养成的“初心”。

  学生在校园养成的做事的方式,就是我们这个社会未来面貌的雏形。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走出校园之后,我们依然要将这种“初心”保持下去,从自己的家庭生活、本职工作开始,去一点一点的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有序、美好。用我们每一个人踏踏实实的勤勉努力,去回应梁簌溟老先生的世纪之问!

  第三,批判性思维的获得。

  我们校训中的“勤”还是求真创新精神指引之下的勤奋,而不是唯唯诺诺的重复、人云亦云的模仿乃至急功近利的抄袭。勤于学习的第一步,是同情地理解前人所得;第二步,是拉开看清图像之全貌所必须的距离,这是批判的距离,任何学科的经典著作,都是从这一步开始写起的;最后一步,则是突破旧的边界,开拓新的疆土。

  走进大学的课堂,你们不会再碰到确定不变的知识点,而只会看到在学术史系统中渐次、或同时出现的不同学说。看到知识本身的流动与不确定性,就意味着你必须与传递给你的任何信息保持必要的距离,探索并确定它成立的条件与有效的范围,简言之,这就是批判性思维,也是创造的前提。唯有清晰的认识到旧事物的结构与边界,你才有创造新东西的视野和材料。那么问题来了,你有足够的勇气和智力,去探索你所在学科或者行业的边界吗?

  这种勇气和智力,唯有在大学中养成,才会在社会中结果。大学是品性的陶熔。只有那些视野开阔、意志坚韧的毕业校友,才会在未来的行业实践中看到红海的局限,并找到机会丰富的蓝海。所谓的英才,也不过就是先人一步,走进未来。

  未来还没有来,所以令人惶惑;但是,正因为它还没有来,它的形状才可以由我们亲手塑造!各位新同学,从今天开始,我愿与各位一道,基于良好的判断,勤勉笃行,去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微信图片_20201208152421.jpg
微信图片_20201030134321.jpg
微信图片_2020101517100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