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背论语能拿万元奖金 衢州学院举办首届论语大会推广南孔文化
2018-09-27 16:21: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吴兰兰 叶思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9月25日,耳熟能详的《论语》名句响彻“衢院私塾”。当天,衢州学院第十届南孔文化节暨首届论语大会在学校大会堂拉开帷幕。古色古香的私塾课桌排开四列,17名选手过五关、斩六将,最终登上决赛现场,他们身着汉服,登台、作揖、入座,一场儒学盛宴就此展开。

  “论语世界”里狭路相逢,比拼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心态

  比赛共分三个环节进行,分别是“胸有成竹”基础题、“当仁不让”抢答题和“勇者不惧”风险题。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这里的‘乡愿’作何解?”“孔门弟子中有不少堪当大任的人才,其中被孔子称许为‘可使南面’的弟子是哪一位”……

  60道比赛题加7道加试题,选手们在“论语世界”里比拼谁对《论语》更熟悉,还要比谁的心态最稳定。

  第一轮按分数高低决出15名选手晋级下一环节,在第二环节和第三环节里,选手都采用抢答的形式,答对得分,答错则倒扣相应的分数。每次读题阶段,选手们就早已将手放在抢答器上,个个摩拳擦掌,一触即发。台下观众们也绷紧心弦,目不转睛,一时间紧张的氛围迅速弥漫在空气中。

论语大会参赛选手答题

  选手刘春晓同学一开始以高分遥遥领先,在抢答环节因为心急犯规两次被倒扣了20分,不过因为对《论语》的了解,最后以第二名获得了一等奖。“这是我觉得最刺激的环节了,也算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刘春晓说。

  台上主持人向选手出题,选手们沉着应答,除了题目外,还有点评嘉宾解说论语典故,现场观看的同学们也感受了一把“论语知多少”的大型科普节目,收获良多。

  “我发现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语句都来自《论语》,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圣典’了。以前我们背《论语》,很多词理解得并不是很透彻,这次‘论语大会’很多题出得我们都恍然大悟,感觉上了一堂很有趣的古文课。”衢州学院大二学生雷雅莉说道。

   学论语、悟论语、用论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2个小时的激烈角逐在紧张的氛围中结束了,同学们都意犹未尽。

  “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孔子的形象在我心里越来越清晰,原先只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圣人,但越学习就越发现,孔夫子其实很鲜活,真正体会到了这位长者的智慧和伟大。”获一等奖的刘春晓是一名大四自动化专业的“纯理工男”,却因为喜欢《论语》参加了这次论语大会。

  来自河南的他,对南孔圣地和孔子都有着特别的喜爱,“来衢州之后更加了解孔子,也喜欢儒风浩荡的衢州,以后不管在哪里,我都会向大家介绍衢州,介绍《论语》。”

论语大会比赛现场

  以340分位居此次论语大会最高分、衢州学院中文专业的大四学生王瑜琳告诉记者,她在暑假里自学了四章论语,本是为了这个学期的论语课做准备的,在听说了论语大会的比赛后,她也决定来试一把。

  “一开始,丰厚的奖金是我的动力之一,但在比赛的过程中,我发现它更是我在毕业前一份难忘的回忆,我学《论语》,不仅是为了参加论语大会,更是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儒家文化,修身提性,不断地向圣人孔子学习。”王瑜琳说。

  此次论语大会,衢州学院为获一等奖的同学准备了一万元奖金,二等奖和三等奖也分别有六千元和三千元的奖励。“这是第一届论语大会,我们精心准备了四五个月了。将会场布置成古时学堂,让选手穿上汉服答题,连奖状都用竹简代替,为的就是让大家身临其境,切身感受我们的儒学魅力。”衢州学院团委工作人员陈德力老师介绍,设置丰厚的奖励一方面鼓励同学们参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校对论语大会的重视。

一等奖获得者

  研究南孔文化的点评嘉宾吴锡标教授对选手们的表现点头称赞,他说,举办论语大会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推广南孔文化,促使学生们有意识地去关注和学习南孔文化,学《论语》、悟《论语》和用《论语》。除了点评外,吴锡标教授还参与了此次论语大会的出题,“这是我们第一次举办论语大会,对题目的把握是浅中带细,虽然难度较低,但非常考验选手们的文化底蕴,这一次选手们的表现很出彩。”

  作为一所扎根南孔圣地的地方高校,衢州学院这次举办的论语大会唱响了衢州儒学传播的“好声音”,作为一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论语大赛更折射出了衢州学院厚重的人文底蕴和广大师生“知书达理”的风采,为多途径推动南孔文化育人实践、助力“南孔圣地 衢州有礼”城市品牌建设、推动衢州南孔文化重重落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论语大会不仅助力‘衢州有礼,南孔文化’的推广,同时也积极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发扬传统文化的主张。相信论语大会会作为衢州学院的一个传统延续下去,期待明年更有趣的赛制,更能体现选手的文化内涵。”陈德力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951265771 2018-01-31 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