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浙江音乐学院【声之形】系列声音装置作品亮相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
2018-10-25 09:18: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周佳丽)10月23日,浙江音乐学院新媒体艺术作品表演交流推广项目【声之形】系列声音装置作品亮相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首次展演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获得了中央音乐学院与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组委会的大力支持。

  【声之形】系列作品意在通过交互技术,运用可视、可触的视觉媒介来表达无形的声音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内容,让参观者以互动方式近距离感知声音。现场共展出5部声音装置作品,分别由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教师李秋筱、段瑞雷、王新宇和学生包忆杭、何铮澄创作。


  作品《云》意在让人们去感知、想象来自云的声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而云的结束,又是水的开始。境遇的转化,生生不息。《云》这是一个集合了灯光与声音的交互式声音装置作品,当参观者立足于灯光装置之下,声音和光随即被触发,并随着参观者的移动发生相应变化。

  

  作品《填空》是一个通过采集参观者手机的信息来进行互动的声音装置作品,意在传达“声音从未停止”的理念。人们可以选择闭上眼睛,拒绝观望这个世界,但却无法选择拒绝听到来自周边的声音。人从出生开始,无时无刻不在声音的包围中。

  

  作品《波凌I》以交互多媒体电子音乐装置为表现形式,声音、影像在垂直维度中的运作成为一种对升腾的象征,通过结合全息投影媒介让观众在交互过程中探索与体味一份独特的流转趣味。“波”——水、风之涌流而形成;“凌”——蕴含上升之意,波是水的精髓和灵魂之一,作品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象。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下,大家所接收和传播的信息大多是被压缩简化过的产物。在经过多次传递后,大家所接收并传播的信息还是最初的样子吗?作品《道听“图”说》通过数个喇叭构成的声音装置,将声音材料逐次变形,使其最终脱离其原貌,达到面目全非的效果。


  作品《赛博的沙漠》通过视觉与声音的交互技术手段,以沙漠的湍流来展示赛博文化。作品用投影仪投射的方式展现流沙的视觉效果,当观众踏上地面的投影部分,就会触发出相应的视觉变化及声音效果。

  据悉,新媒体艺术是当代艺术中重要分支,多元化的艺术语言以及与体验者交互式的多维表现形式使该艺术形态极具表现力。坚持技术与艺术的交融,不断加强对新媒体艺术的探索与实践一直是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师生努力的方向,今后,浙江音乐学院师生还将创作更多更好的新媒体艺术作品,绽放出更加绚烂的科技与艺术碰撞的火花。

  在接下来的10月30日至11月1日,【声之形】项目的系列新媒体艺术作品还将携手国内外著名新媒体艺术家共同亮相浙江音乐学院,举办两场新媒体艺术作品音乐会以及四场不同主题的大师班讲学活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微信图片_20201228141950.jpg
3P8A022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