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19名校长高峰论坛在崇文实验学校举行 数十位校长聚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2019-12-05 22:58: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陈铠奕 通讯员 杨帆)12月5日,全国名校联盟第二届校长高峰论坛在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举行。这一论坛的召开也拉开了崇文第15届开放周活动的帷幕。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发表致辞。他说,名校需要有好的校长,指方向,出策划;要有好的老师,有眼光、眼力和眼神,不拘泥于课堂,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要有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背景下的好课程。学校要有培养孩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担当。

  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活动过后,主题论坛邀请到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成尚荣先生做前沿观点阐述。他指出,世界大变局正在发生,其中一个重要的大变局便是多元文化。有了文化方式这把钥匙,才能打开文化之门,才能改变文化行为模式,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只有把握文化的规定性,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走向更高境界。

  “文化的实质是人化,人是文化的享用者和体验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在研究教师文化、儿童文化上,成尚荣指出,儿童文化立场应该折射出国家核心价值观。“有什么样的儿童就有什么样的民族未来。关注个人发展需求,也要关注社会发展需求。关注道德价值,关注新时代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

  特色校园文化畅分享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硬核”,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在以“我们的特色校园文化”为主题的论坛上,崇文教育集团党委书记、俞国娣校长,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朱爱华校长,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张胜辉校长纷纷围绕主题,畅所欲言。

  俞国娣校长围绕《学校文化建设的校长作为》作主题报告。在俞校长看来,文化是人化,需要人去创造。作为校长,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时要有所作为。崇文教育集团学校多,实行校区一体化管理,努力把新班级教育做成崇文的文化符号。新班级教育推进了学生的个别化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更好地成长。

  俞校长还分享了学校建设时的校长立场、课程建设时的校长实践和学校文化的校长思考。在她看来,学校建设时要有自己的价值体现,先有教育理念,再建教育建筑。在课程建设时,校长需要推进的是学习方式的改变。

  朱爱华校长分享了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的实践课题《大成教育 在附小》。师附小将立德树人真正落实在学校,打破单一学科的壁垒,创新提出“语文+”概念,加入了歌曲、漫画等元素,引导孩子围绕一个主题发散思维,让每个孩子都朝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

  如今所有的如师附小老师都能够用这样的理念来教学,数学与科技,语文与绘画,音乐和语文,同一主题下,不同教材、不同文本、不同学科的跨界整合随处可见,“学科+”的概念也应运而生。朱校长在育人之路20年的探索实践中,坚持回到教育的原点:育人,坚持通过引导儿童跨界学习,帮助儿童在其一生中不断走向大成,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培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张胜辉校长的北二实小以爱为抓手,以培养精彩学生,养成精彩家长,打造精彩教师为目标,倡导“让不一样的你一样精彩”。张校长认为,真正的教育是打开生命的教育,能让每一个生命体,都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爱的行动引发教育力量,爱的能力提升教育价值,爱的智慧引领生命成长。”作为一名校长,他努力去驱动孩子和老师生长的内驱力,促进学生和教师的成长,让生命更精彩!

  特色校园文化大家谈

  与会校长代表就“如何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展开了热烈而有效的研讨。大家围绕“办学理念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念?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如何落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遇到什么困难?”等内容展开交流。

  江苏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朱小敏校长提出的办学理念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幸福生活,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这一理念聚焦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发展文体见长、习惯良好。同时,将理念落实在课程上,每个老师都有国家课程,每个老师都有校本课程,一师一课程,一家一课程。

  山东淄博市临淄区玄龄小学徐翠刚校长谈到,多元评价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起点和重点,用评价来引导和激励师生是十分重要的。多元评价内容基于学科课程指导下核心素养能力体现,注重学科思维和品质。

  太原市万柏林区凤凰双语小学李剑娜校长提出,学校以美育人,注重引美教育,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老师引导孩子学会各种能力,加强美育。引美文化落实在课程体系和文化上,二者相辅相成。

  北京实验学校附属小学孟强校长把自己学校的文化比作是太极文化中的一生二。集团化的办学给学校的“桃宝”理念提供了发展的动力。他提到了“桃宝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跨界评价以及“桃李文化”。“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办学之魂,办学愿景和办学课程是有一致性的,形成理念系统。”孟校长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9-12-23 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