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绍兴文理学院赵伟强老师22年如一日深耕细研 用知识和爱心教书育人
2023-12-14 15:58: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金梦琪)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锤炼高尚师德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绍兴文理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赵伟强老师坚守初心使命、敢于担当作为,时时处处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任教二十二年来,在教学领域深耕细研,曾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优秀案例评选全国一等奖、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西浦全国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和教学活动创新专项奖等,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主持6项省级教学类项目和2项省级科研项目。他主讲《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连续六年教学业绩考核为A,学评教始终名列前茅。

  不断创新 砥砺前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教学比赛的丰硕成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若没有前期的积累沉淀,难有一次次夺目的成绩。从课件内容的设计到课堂实录展示,所有的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打磨细节,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极致与创新”是赵伟强在备赛过程中秉持的两大理念,如在稿子的修改的环节中,他对自己的要求是精益求精,所有材料必须做到极致,要让专家们看到的材料有创新高度、有成果支撑。

  正是这样刻苦钻研的良好品质,为后期的教学大赛展示打下坚实基础。触及自己不太擅长的汇报环节,赵伟强更是丝毫不敢懈怠,赛程的紧张和竞争的压力让他彻夜难寐,在赛前熬夜背诵、准备、排练,最终换来完美流畅的现场表现,真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获得最高,就不能有瑕疵”。

  以赛促教 共聚成长

  赵伟强善于将教学比赛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他表示,参加教学比赛的目的就是推动教学工作,找到新的创新点、新的教学模式,将比赛成果真正运用到学生培养上。他自觉将课程思政贯穿课堂教学,在《电路原理》课上,引用《新冠肺炎疫情警示——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需做好技术战略储备》《浙江省教育系统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的典型案例》等案例,凝练出创新意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思政元素,进一步培养大学生胸怀天下、大爱奉献的情怀和担当有为的精神品质。

  他教过的电气181班16名学生,3名学生考取了研究生,7名学生考入国家电网,4名学生进入供电公司,还有2名学生进入新能源企业,所有同学都专业对口实现高质量就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他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请学生喝奶茶并同他们交流、谈心,耐心鼓励成绩退步的学生并助其进步。在他看来,学生的成才、学生的满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最大目标。

  “认真严谨、幽默风趣”是自动化211班严时进同学对赵伟强老师的印象。在疫情时期,学校倡导“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赵伟强积极响应并身体力行,在线上进行授课,为学生答疑解惑,他的《模拟电子技术》《电路电路》课程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

  严时进同学对这段经历记忆深刻。课程设计作为模电的最终章是最难的一次作业,无法面对面沟通给作业的顺利完成带来了阻碍。他回忆说,某天,临近晚上十二点时,他将遇到的难题以留言的方式通过企业微信发送给了赵伟强。本以为老师已入睡,要第二天早上醒来才会回复,没想到他留言刚发完,就接到了老师的电话。后来,因为电话无法讲解清楚,又开了腾讯会议细论。最终,难题在凌晨一点左右得以解决。

  坚守初心 潜心育人

  “感恩与情怀”是赵伟强工作生活中时常提及的。回望参加教学竞赛的时光,他反复忆及学校对他的关怀、培养和帮助,这份感激刻在心里,化作投身学校建设发展的实际行动。个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学校的成绩是每一位师生点滴努力的累积。对于接下来将要备战“浙江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教学大赛,赵伟强毫不犹豫勇挑重担,努力为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青年教师梯队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这既是职责更是情怀。他希望能够以组织参加青教赛和教学创新大赛为契机,营造培养教学人才的校园氛围,建设新型教学人才梯队,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我喜欢做老师的感觉。”说到这句话时,赵伟强脸上有一丝腼腆的微笑。正如他谈及日常爱好登山时的模样一般,在他的身上,没有看到一个竞技场常胜冠军的倨傲,很多时候更像是一个行者,慢慢地在自己修行的路上攀登着。无论周遭的繁华喧闹如何诱惑,无论前路如何坎坷崎岖,他始终默默前行,坚守着教师的初心——根植于三尺讲台,耕耘一方教室,用知识和爱心去浇灌那片承载未来的沃土。

(责任编辑 吴文建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