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浙江海洋大学师生探索非遗数字化保护新途径
2017-08-09 09:34: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实习记者 白菁洁 通讯员 郑琪浩 傅林静)“我们这辈人过了,打莲湘可就后继乏人了……”三年前,打莲湘的非遗传承人邬阿达怜惜地抚摸着铜钿花棍,叹了一口气。邬阿达七十多岁了,他的故乡岱山县长涂镇大长涂岛东剑只剩下一些老人,他有三四个学徒,但是都有各自的工作,无法专心从事技艺的传承。如何把打莲湘这门技艺传承下去成了老邬的一块心病。

  2017年,记者与邬阿达再次见面。他激动地一把握住了记者的手,“真感谢那支团队!他们跟我学习了打莲湘十四招式,听我讲打莲湘的历史,全程摄影再传播出去。这下知道打莲湘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打莲湘可算有救了!”

  邬阿达提到的那支团队就是浙海大人文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调研团。他们在指导老师孙靓的带领下,走访海岛,深入了解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现状、发展前景,探索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之路。

  “在海洋经济时代,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应遵循活态化保护思路。海洋非遗的传播不仅存在着动态性也存在着多变性。如何在传承的同时有创新,在创新的同时不‘转基因’,是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推广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当谈及项目初衷时,孙靓颇为沉重。

  “我们想通过数字化建设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生态保护区的监测评价,利用数字化保护成果,开展更为广泛的宣传弘扬和传承。”经过几年的实践走访以及数据积累,孙靓对非遗保护传承有了新的认识,她和学生团队创新理念,提出了建设海洋非遗APP的构想。

  幸运的是,他们的想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肯定。

  2017年7月,他们奔走于定海、嵊泗等海岛之间。他们走访了嵊泗县图书馆,向前任馆长娄静老师了解了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现状。娄老师在渔俗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方面给予了团队宝贵的意见。他们与定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科长王冰老师进行了深入探讨。

  “定海区已经进行了海洋非遗数字化的初步尝试。省里也鼓励各试点自主建设专属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海洋非遗。如果高校能推出海洋非遗APP,将更有利于非遗的传承和推广。不过海洋非遗APP的应用和推广,需要更多的实践来检验,让数字化技术真正内化成非遗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方式,确保非遗的生命力。”王冰老师感慨道。

  “其实不单单是打莲湘,还有很多非遗面临着资源流失严重、传承后继乏人的困境。我们需要扩大团队影响力,让更多人关注非遗,更多社会力量来参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纵然前方困难重重,孙靓带领团队为这一目标付出了诸多努力。团队成员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海洋文化O2O体验平台的应用与开发》,在二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线上线下与海洋非遗互融共建的策略探析》、《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思考》,创立舟山市格佳艺术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海洋文化互融体验平台框架,致力于海洋非遗的数字化应用开发与市场推广。

  “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任重而道远,我们探寻数字化的新方式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味道。”孙靓正认真整理着今年暑期调研的材料,“我们现在依托学校海洋文化教学实验平台以及专业学科优势,运用互联网+技术,建设了《指尖上的海洋馆》线上线下互动体验平台。这个项目涵盖了科普、展示、体验、教育、交流等各个方面,利用数字化手段,突破地域障碍,生动形象地展示海洋艺术、海洋文学、海洋民俗、海洋体育等,让更多人随时随地感受海洋非遗、传承海洋文化。”

  孙靓和她的团队继续有条不紊地开展海洋非遗数字化保护项目的各项计划。尽管前方道路困境重重,但是团队依旧初心不改,坚定不移地把海洋非遗守护传承下去,让“活的传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