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为调研“小微水体” ,浙财大研究生走访50个自然村
2017-08-21 15:07: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施丽娇 徐莎梦)在劣Ⅴ类水体的治理中,“小微水体”如同贯通千家万户的“毛细血管”,连接起江河湖海等“大动脉”。为助力五水共治,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知行浙江”研究生社会调研团队在浙江省人大常委、浙江省特级专家王俊豪教授的带领下于7月31日至8月10日先后对桐乡、平湖、天台、嵊州、浦江五地进行了实地调研活动。

  治水多难点,小微水体引关注

  “调研小微水体的整治是缘分。”成员赵超烽介绍说,“去年我们调研了污水整治,在此基础上,对小微水体的研究是对五水共治进一步的深入。小池塘、小沟、小渠、小溪的治理是我们重点调查对象。”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劣Ⅴ类小微水体的情况,调研团队与不同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乡镇干部、村干部等人开展了至少5场座谈会。谈及小微水体污染源问题,平湖市新仓镇的庄志浩镇长面露痛惜,“小微水体主要是以池塘和小沟小渠等为主,说它相对规模小不假,但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全省小微水体数量已经达到16455个,投入治理资金达百亿,是一大治水重点和难点。近年来政府治理举措层层递进,可想要还老百姓一片绿水青山,还需努力。”

  工业、农业、农村生活污水,每天这些污染源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渗入村落的每条沟渠。令组员们感到宽慰的是,对于不同污染源,政府早已“对症下药”,采取“截、清、治、修”四大环节,通过截污纳管、清除淤泥、产业整治、生态修复实现全方位有效治水。

  在与嵊州市治水办的赵俊主任交流中,调研团也了解到治理过程中的资金保障、动员村民参与治理和小微水体的防反弹机制构建是目前最突出问题。

  治水重科学,一丝不苟见成效

  “以前这池塘是又脏又臭,大家每次都捂着鼻子走,哪能这么悠闲地来散散步、乘乘凉呀!”一位老人面带笑容,感受着生活的安逸与幸福。村民们已经习惯了饭后来池塘边散步乘凉、拉扯家常的日子。在走访过程中组员陈海彬不禁赞叹大力度整治河道的良好成效,拍下实时照片,并结合所学使用定性分析软件NVivo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深入挖掘细微关联。

  事实上,为疏通贯穿在千家万户间的“毛细血管”,每当清晨天蒙蒙亮,保洁人员就划着小船,利用工具清理河岸垃圾、打捞河道水面的漂浮物,并进行向外运处理。除此之外,河长们不间断地对河道进行巡查监管,并在河长App上进行签到并记录具体情况,保证及时发现问题,确保河道、池塘等水体的干净。当然,对于池塘等小微水体,也设置了塘长和沟渠长等,安排村干部或是党员等定期进行清理。

  治水有奇招,群众力量是关键

  “我们的问卷反馈可都是货真价实的。”据组长周侠描述,“白天村里青壮年不多,所以我们面对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队员们为了得到更真实的数据花了很大功夫解释。不过,很多爷爷奶奶都很支持我们的调研,这也让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50个村落,数百名访谈者,持续高温的艳阳天,让这次的问卷走访显得格外艰辛,“脱离了互联网问卷,我们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五地辗转,皮肤晒伤,队员们仍然斗志昂扬。

  实地走访,从村民口中,队员了解到更多独具特色的治水奇招。

  “现在的河每十米就有村里的一位党员负责,我们平时散个步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村干部在巡河。”村里的陈阿姨提到。这是台州首创的“十米河长制”,明确规定了负责人的职权范围,实现了治水“精管化”。村民们还可以主动提供水样,检测结果由政府人员公开告知。

  浦江后郎村、洪家村等地建立了“生态洗衣坊”,分功能段实现一水多用和污水排放合理化,“这样的创意从源头着手水体污染问题,既环保节水,又为村民提供了便利,可谓一举三得。”亲身体验了一把洗衣房的运作流程,组员朱一丁对于治水节水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样“亲民”的治水措施很快笼络了大波粉丝。

  调研团队的队长总结说:“我们已经实地获取了当地水体信息和往年相关资料,接下来将通过软件分析和建立模型的方法,为当地提供一份水体调研反馈表,并总结治水经验回馈社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