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微访】杭州市建设职业学校校长陆斌:持续走专业化道路,打造蓝领技术人才的摇篮
2018-10-26 17:43: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人物名片
  陆斌,现任杭州市建设职业学校校长、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中职建筑教研大组组长、浙江省中职建筑专业教研大组副理事长、中国机电一体化协会职教分会常务理事,多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装饰技能比赛指导教师奖,曾担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监督组组长并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先进工作者称号。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张玲 编辑 白菁洁)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迎来了最好的时期。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为大批有专业理想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晋升和发展平台。

  杭城有多所备受老百姓青睐的中职学校,杭州市建设职业学校(下简称建职)作为其中一所,办学特色可以说是相当明显了。建职是一所公办的建设类专门化学校,在62年的办学历史中,有34年的职业教育办学经历,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建筑方面的专业人才。

  走进这所学校,扑面而来的是一种轻松明快的气息。身着红白相间校服的学生们,晨间诵读国学经典、课上认真听讲、课间欢快嬉戏、热心参与社团活动、见到师长恭敬有礼……总言之,这里的学生是快乐的。“我们的理念就是让学生在校园里幸福地生活,让他们认同学校、认同自己的专业,从而乐观面对未来,树立人生目标。”建职的现任校长陆斌说。

  自1991年毕业后,陆斌就在建职默默耕耘,至今已27年。2014年走上校长岗位后,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和举措。如今的建职,不论是专业规模还是办学水平,均处于杭州市建筑类学校的领先地位,在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这些年,陆斌和学校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

  着力实施“抬头教育”

  让职校学生找到亮点、寻回自信

  在陆斌看来,职业教育只是一个教育类别,而不是一个教育层次。从教27年来,他见证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曾经的中职学校,定位是要‘管住学生’,现在完全不同了。这几年,于职业教育利好的相关政策不断推出,大量经费投入,使职业教育的大环境正在变好,我们的责任也更重了。”

  确实如此,当今时代,职业教育正是大发展时期,也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教育人有责任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出谋划策。“我真心希望每一位来到建职的学生,通过三年时间,寻回自信。”陆斌说,“在前九年的义务教育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孩子可能是失败的,但职高三年,我们希望他们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敢于‘抬头’,并将这种自信延伸到其他方面。”

  通过三年完成蜕变的学生,建职有很多,陆斌举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十几年前,学校有个叫楼岩的学生,他曾创作了一部以职高生活经历为题材的剧本,剧本里几个人物的原型就是自己和班上的同学。正如这剧本的名字《浴火重生》,故事主要讲的是几个职高生人生蜕变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怎样由问题学生逐步找到自己人生的正确方向。

  陆斌说,在建职的三年校园生活里,楼岩活跃在摄影、诗歌朗诵、墙绘、文艺汇演等众多活动中,也通过努力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荣誉,2006年,还被评为浙江省首届“职教学子”。“通过这个剧本,楼岩想表达的是‘职高生并不是别人眼中的差生,不比重高生差,甚至更加精彩’。这也正是建职给他带来的最大变化。”

  建职学子之所以能这样阳光向上,得益于学校丰富多彩的课程。据介绍,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多种活动,激发全校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每年花大力气举办的迎新活动,除了参加才艺表演的学生外,还有很多学生能够自发地参与到活动的组织中,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此外,学校的10余个学生社团,也能让学生在学业成绩之外找到自己的长处。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自创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实行学生自治式管理。

  陆斌认为,正是丰富的校园活动,让学生们拥有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社交、合作等综合能力,自信心在一步步中建立起来。“我们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向上之心,一方面的自信会引发‘蝴蝶效应’,使学生整个人变得自信阳光。”陆斌说,学校希望通过“抬头教育”,让原本会自暴自弃的学生,寻找到自身的亮点,重拾自信,重塑自我。

  深掘建筑业的传统资源和优势

  学校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

  “社会不仅需要研究型人才,也需要技能型人才,这就是职业教育的价值所在。”陆斌说。一直以来,中职教育培养的都是各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他们,乃至于撑起了我们有质量的生活。建职培养的人才,就跟当下人们十分关注的住房问题息息相关。

  建职是杭州市唯一一家建设类专门化公办中职学校,有着34年的建筑专业办学经验。学校自1984年开始开设蔬菜植保和电工专业,正式涉足职业教育,1985年开设建筑专业并发展至今,1992年改名为江干区职业高级中学,1997年之后,全校在校生均为职高生。虽然当时学校定位是职高,但由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大环境并不好,当时仍以学生高考为主要目的,高一、高二专业课程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性,高三起全力冲刺高考。

  教物理出身的陆斌,在1995年开始接触职业教育,可以说,他见证了职业教育一路发展的曲折。“其实当年的职校有一定的青睐度,但由于整个教育环境和政策不完善、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全面等原因,以至于2000年后,职校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下坡路。”陆斌说,结合学校的现有基础和对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的分析研究,学校领导班子认为,若是继续走综合性职高的发展路线,出路十分渺茫,没有任何优势。由于地处江干区这个建筑业十分发达、对建筑人才需求旺盛的区域,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或许更适合以建筑专业“起家”的建职。

  为寻求突破与发展,在江干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学校开始大力度调整专业结构,着力探索专门化发展道路。2013年之后,除了建筑类专业,其余专业全部停止招生。“当时砍掉热门的财会和计算机专业,很担心会影响招生,但是不破不立,咬牙也要这么做。”说起学校的专业化发展,陆斌感触良多。2013年-2014年,学校加大了宣传力度,意想不到的是,招生工作圆满完成。2014年,陆斌接过校长的接力棒,学校正式挂牌为“杭州市建设职业学校”,继续朝着精准专业化的道路前进。

  “两条腿”走路培养专业人才

  深入试点“五年一贯的现代学徒制”

  目前,学校开设了五大优势十分明显的建筑类专业——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土建工程检测、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其中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和建筑装饰专业被评为浙江省级示范专业。这五大专业每年的招生情况都十分火爆,就拿2018年来说,在民办高中扩张、职高报考人数总体减少的情况下,建职提前批招生人数依然有所上升。这个局面着实令人欣喜。

  在随后的专业化发展进程中,陆斌做了非常多的思考与假设,因为他必须保证建职学子的专业理想和升学理想得到实现。建职是杭州市中职建筑专业大组长学校、浙江省中职建筑专业副理事长学校,具备了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软硬件条件。因此,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陆斌决定“两条腿”走路——深入实践校企合作和中、高职合作两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这两种模式通过“五年一贯的现代学徒制”得到了完美体现。

  2014年,建职和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专业试行五年一贯制。如今,学校已与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职院校合作,实施联合招生,形成了五年一贯制建设类专业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学校共同制订课程计划和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共享,系统化培养蓝领技能人才。”陆斌说,这样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出路非常好,就业面广,就业率达100%。

  由于学校所在的江干区建筑业发达,区域经济与学校专业优势匹配度高,建职借此机遇与杭州湾建筑集团、西子奥的斯电梯、杭州杰立建设集团、浙江南鸿装饰、华润新鸿基等十余家企业合作,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进一步推行现代学徒制。学生与企业师傅结对,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传授专业技能,培养人才,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和就业保障。

  在此基础上,建职一直探索与高校、企业的合作,在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整合了三方资源、优势互补,为人才培养蓄力。学校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原来合作开办五年一贯制班级的基础上,牵手浙江南鸿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湾建筑集团公司、浙江杰立建设有限公司,分别在建筑装饰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开展五年一贯现代学徒制试点。“这种新模式被我们称为‘1+1+1中高职一体现代学徒制’,第一个‘1’指一所高职院校即建院,第二个‘1’指建职,第三个‘1’指企业。”陆斌说,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在现代学徒制的基础上,增加了学历配套,突破了三年制现代学徒制的瓶颈,在试点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理论+技能”的双重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符合企业需求的动手能力,又有继续升学发展的学历,符合长远发展。

  把行业尖端技术融入课程

  与时俱进推广高新技术

  陆斌认为,学校办学,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和人才培养的前端性。于是,为适应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建职逐渐关注到了建筑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建筑产业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现已十分成熟,不少专业人士说,谁掌握了该项技术,谁就是建筑行业的领跑者。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近年来,建职将推广BIM技术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学校在4、5年前就开始接触这项技术并进行筹备工作,2年前开始尝试课程建设。”陆斌说。

  通俗来说,BIM技术是一种“建筑信息化模型”,在土建开始前,对工程图纸信息数字化处理后呈现出较为详细的预期建筑三维模型,以清晰的内部结构三维图,帮助施工人员提前分析、预判实际施工中可能碰到的问题。这项技术在国际上已经进入成熟阶段,近几年才被引进国内,据说当前BIM技术已不同程度地运用于杭州市较多的工程实践,比如杭州奥体中心体育游泳馆、杭州东站等。

  在建职,BIM课程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所有学生都要掌握入门操作。这在全省同类中职学校中,尚属唯一。另外,学校还开设了兴趣提高班,为对此项技术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专业指导。陆斌说:“我们的目标是绝大部分学生达到初级专业水平,能够建模,部分学生达到专业中级水平,即应用到预决算、施工管理等领域。”

  为广泛开展BIM课程教学,学校还专门设立了2个专业教室,引进了BIM专业建设软件,开启信息化教学的新模式。同时,加快BIM实训中心的建设,以增加老师和学生的实战经验。为建设专业的教师队伍,学校请了BIM技术方面的专家来给老师培训,选派老师外出进修,现已有2位老师达到了中级专业水平。“建职是浙江省第一家引入BIM软件的中职学校,对该项技术在学生中的推广普及程度甚至超过不少高职院校。”陆斌自信地说。

  如果说BIM技术是建职在建筑业信息化改革上的探索,那么装配式建筑技术就是建职紧跟的建筑工业化革新。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这种建筑,就称为装配式建筑。

  目前,建职已与浙江省建研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装配式建筑基础课程,并开始试点教学,装配式建筑实训中心也正在筹建中。今年6月,学校参与了浙江省第一届院校装配式建筑仿真应用技能大赛,面对来自高职及本科院校的强劲对手,建职师生团队凭借精湛技能、有效协作,在26支比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总分第二名、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陆斌自豪地说:“我们是中职学校,可是打败了众多高校啊!”

  “现如今,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使职教人的责任更重大了,我们不得不问问自己,职教到底是做什么的。”陆斌认为,职业教育首先要服务好地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专业人才;其次,在培养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的同时,要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为其未来的幸福奠基。“现在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未来能够谋求好职业和好人生,这就是职教的最终目的。”陆斌坚信,在未来的不断努力之下,建职一定能够成为建筑和装饰业的“蓝领摇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