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高考作文大家写 杭高高一学生的高考同题作文
2019-06-09 10:48: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笔落惊风雨

  高一(九)人文实验班 楼杭雪

  在人类社会中,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本书。每一次心脏的跳动,都是故事的延续。每一目光的交汇,都是作品的传播。在茫茫人海中遇见彼此,我们是作者,也是读者。

  一部好的作品,从来都是作家与读者相互成就的。

  最初连载于一个沪语文学平台的作品《繁花》获得茅盾文学奖,就是最好的例子。互联网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与读者交流的平台。在不断的修改中,一个以方言对话呈现的上海风光出现在了我们眼前。然而聆听建议不代表全盘接受,作者仍应有自己坚持的东西——“有读者曾经建议我把段落分开,但是我拒绝了,在某些方面我有我自己的想法。”作者金宇澄如是说道。

  写作如此,人生亦然。我们接受建议的同时,也应该有自己的坚守。

  而一个伟大的人格,更是由个体与时代相互成就的。

  只有先接受现实,才能改变未来。谁能想到,曾经六次易主的魏徵,在接受乱世的洗礼后,仍能成为天子朝堂上的言官,成为千古有名的谏臣呢?诚如他所言“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在时局动荡的情况下,哪怕前路黑暗,我也仍抱有赤子丹心,雄图大志!

  跟随时代,坚守原则。成就了历史上一位位闪烁的明星。

  接受最新的资讯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习惯,正如先贤所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依靠着不断地改变和更新来提升水平,升华人格。

  新事物出现依靠发展,而新事物的流行,必不可少的是人们对于原则的坚持。当今社会在开放进步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某些传统道德伦理观念的崩塌。基因编辑婴儿的出现就是变革的“负”产品。我们更应该具有批判性的目光来看待这些问题——改变并不意味的全盘接受,而更需要人类的整体素质提高来辨别观点的好坏。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接收建议,但是从不随便接受建议。我们阅读着时代,同时也是时代的执笔者。世界是巨大的浪潮,而我们都是时代的弄潮儿。

  有人将生命写在山石上,地壳的抬升使之成为了高耸入云的峻峰。有人将生命写在海礁上,浪潮的涌动使之成为了烟波渺茫处的海岛。可我愿做一片小小的土丘,去聆听这篇土地的脉搏,跟随时代的步伐,书写出的人生方能“笔落惊风雨”!

  活出自己的模样

  高一(九)人文实验班  郭斯怡

  人的一生有太多选择。这些选择最终都通往一个方向:“你要怎样活?”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当着自己喜欢的人,还是做着父母希望你做的事,当着别人喜欢的人。我认为,人是为自己活着,应该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

  就像一个作家,是纯粹为读者写一本书或是仅仅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为自己的内心发声。为读者写的书,或许会成为一本畅销书;但只有蕴含着作者的思想,包含着只有这个人才能写出的文字的书,才能成为一本真正的书,一本伟大的,能流传千古的书,这个作家才能向福楼拜,鲁迅,列夫·托尔斯泰等等这样伟大的作家靠近。

  《被讨厌的勇气》的女主角庵堂兰子,只依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毫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自然受到许多人的讨厌,但她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自然也不会拘泥于改善关系,为了别人改变自己。所以她才能活的自由恣意,完成自己的目标。只做自己想做的,固然会受到很多人的不理解、不赞成,但何必去理会呢?只要能真正做到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才能只为自己而活,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为别人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你就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追逐自己的目标上,一心一意的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最终获得自己最重视的一切。一味地在意他人,为了受到他人的喜爱而行动,改变自己,那么就算最终被喜爱被接受了的,也已经不是你,而你却失去了本应只有你才能做到的事。但换句话说,若是你的人生目标就是受到大家的喜爱,为大家付出,那便尽力去吧,为他人着想,做一个服务大众,热心体贴的人,改变自己最终也会成就一种模样。不必去在意那些贬低你的价值,认为你的人生止步于看别人脸色而看不起你的人。这是你认为有意义的事,那么不管你在致力于让自己快乐,还是让别人感到舒心都是为自己而活。我们只是不应该为了成全别人委屈自己的理想,不能因为顾及他人而放弃自己的人生,但如果你的成全能让自己感觉到人生价值的实现,便也是遵从了本心,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人应该坚定自己的想法与目标,不被他人左右,但心中时刻装着人生之书的读者也未必不是一种坚持。我们只需要顺从自己的心,做自己认为有意义,能使自己快乐的事,就一定能达到自己的目标,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文章风骨欲与同

  高一(九)人文实验班 洪林灼

  上有迢迢万卷汗青,下有绵延千里话本。千古作者与读者的思维碰撞,都是一场个人修行与普世价值观交融的鲸波巨浪。倘要作品流传千古,倘要文意传达不止步于谰言,我想,作者与读者应为连理枝。即:作者立足于时代创作,读者对此给予足够的宽容,将作品的交流升华为灵魂的交流。

  好作品的体现在于广泛的共鸣与理解,在于一人言天下事;相比之下,纯粹的日记便相形见绌。日记也是作品,是笔端的自然流露,是思想的迸发,却仅仅代表一个个体的生活,一个个体的观念,是以不足以为外人道。何以《汤姆叔叔的小屋》一石激起千层浪?何以一本《十日谈》肢解了教会的庄严?文学可影响时代,否则每个群众运动的前期,就没必要由言辞人造势了;要让文学能够影响时代,言辞人只得立足于社会,让自己的听众理解,而非曲高和寡地一味筑着空中楼阁。这与其他创作是同理的。

  作者在创造生活,福斯特已论述过它的必要了:小说虚构的与其是故事,毋宁说是将思想发展为行为的方法;历史处理行为,小说依据人性。行为已矣不可说,人性却在渺渺的生命中有无可计数的未知,在深度的挖掘上大有可为。须知寿命的长度不可改,发展生命的宽度与深度却可行。若要使一个人不囿于浅薄,单凭生活经验的磨砺断然是不够的。故事的作用不仅仅拘泥于作者的表情达意,于拓展读者的灵魂也大有裨益。一切哲思、主义、论断,失去作者作为最初的孕育者,失去文章作为中间的载体,便统统化作了子虚乌有;且这些哲思、主义、论断,想要被广泛地接受,而不把受众局限于情愿苦读理论的小群体,只好从高高的庙堂上缓步而下,换一个路子,从生活中渗透而入。以“渗透”形容,是由于它的表达应当春风化雨,它的理念应当刚直不屈,尽力地去传达,而不为受众的偏好变化原本的状貌。

  文人之至幸,莫大乎与读者有一息风骨相通。但凡有相通,便可相知,便可令创造与批评之秀逸相闻。毕竟,作者的生活的艺术从读者代表的社会中萌芽,又倒过来反哺社会,其二者的关系本就共生共存共进退;既已如此,何不互相宽容,互相成全,成就世界之大美,再为浩浩文明缀一颗星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0-12-29 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