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问题导向 科技创新 深入企业解决“卡脖子”问题
2021-06-10 16:26: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白菁洁 通讯员 张丽君)“太感谢你们了!这种‘问题导向’的产学研模式正是我们精密机械制造企业需要的!”恒丰泰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地说。近日,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向家伟教授率团前往恒丰泰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就学院人才培养、联合攻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当日,恒丰泰——温大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我们希望通过双方的努力,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就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振动噪声溯源等手段在企业的搅拌、浓密、太阳能发电、工业机器人等产品开发的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未来五年时间内,在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有望取得卓有成效的突破。”向家伟教授胸有成竹地介绍道。

  自温州大学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党员同志以“实干”为己任,主动下基层办实事、解难题、献智慧,认真了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以务求实效,稳扎稳打,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努力解决企业面临的关键难题。
  向家伟教授还带领以工业工程系支部党员为主力的高端装备系统动力学与智能诊断维护研究团队,走入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以高新检测技术为突破口,与企业共同合作开发“基于物联网的高端泵机组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运维平台”,解决困扰企业多年的高端泵机组的长周期安全运行问题并成功获批温州市自创区“卡脖子”专项。

向家伟教授带队赴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开展技术合作
  “我们要做一个开放式激光与光电创新网络,把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前端基础应用研究、中端的技术服务与交易和后端的成果孵化与投融资服务。”激光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马光教授介绍道,在激光研究院党支部的带领下,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研究院大胆创新、整合资源、服务企业。“目前我们已开发出硬脆材料切割设备、激光彩色标刻及焊接系统、基于机器人技术的MEMS传感器智能生产线、基于机器视觉与激光测量的轴瓦智能检测系统等系列产品。我们的产学研合作服务企业100余家、开展技术服务工作150余项,服务收入2000余万元。通过成果拍卖和专利转让等方式共转让技术成果30余项。”马光书记自豪地说。
  研究院牵头设立创业孵化种子基金,重点投向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初创型企业,扶持企业发展壮大,为温州激光产业培育“星星之火”。党员李小刚同志就是企业孵化的急先锋,作为孵化企业领伟创新智能系统(浙江)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带领技术团队,查阅国内外文献、拜访行业专家,以理论为指导,攻破光路指向稳定性≤3μrad的技术难题,综合装配误差小于2um,成功设计开发极端精密智能制造研发与测试平台,并顺利通过了需求方的核准验收,平台将用于对各类光束扫描系统的可靠性水平测试研究,最终建立光束扫描系统的可靠性测试规范和标准。此次验收标志着研究院全面构造起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前沿领域的卡脖子技术突破,形成关键核心技术与关键重要工艺的科创高地建设,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次重要尝试,也是温州大学科研成果与地方产业实际应用深度融合的一项重要见证。

党员李小刚和团队正在积极攻关卡脖子难题
  “我和支部的7位博士马上要赶去温州市经济开发区的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服务。”车辆工程系党支部书记龙江启教授正整理资料准备出发,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企业生产的汽车空调控制系统提供优化服务,并准备开发汽车电子CCD自动识别检测系统。“解决企业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和企业就人才培养和输送开展合作,这件事情我们支部一直在做。”龙江启教授说。同行的还有支部党员、学院党委副书记黄玮,“我们不可能一次解决企业遇到的所有技术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人才和专业优势,在企业有需要的时候,能够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助力企业的转型升级。”黄玮在和企业负责人交谈中这样讲。

车辆工程党支部走进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服务
  除帮助企业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外,学院各教工支部还积极走向社会,开拓新的服务项目。实验中心党支部致力于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普宣传工作,实验室开放人次达400人次,为温州市中小学生提供一个课外学习平台,为孩子们种下一颗相信科学、追求科学的种子。机械工程系支部组织年轻博士到企业挂职,洽谈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等,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实验中心党支部党员正在给温州实验中学学生介绍数字化加工设备
  “温州大学机电学院党委将抓住这次党史学习教育的机会,秉承温州大学‘求学问是、敢为人先’的精神,继续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以专业优势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为浙江省“重要窗口”建设贡献力量!”学院党委书记周荣表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