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1校园文化建设(浙江)论坛圆满落幕
2021-06-13 15:22: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实习记者 鲁少辛)近日,2021校园文化建设(浙江)论坛在浙江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报告厅举办,来自国防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泠印社出版社、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校园文化分会、闲林街道中心学校的专家、学者及浙江地区140名校长、副校长、园长参加了这次论坛。
  本次论坛主题是:创新与发展。旨在通过交流研讨形式,探索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及校园文化精神培育等社会和各级学校关注的话题。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校园文化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钢笔》杂志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许晓俊老师致开幕词:浙江的文化建设是全国重要的窗口,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校园文化是我们文化建设的基石和摇篮。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思想情操的建立,除了家庭之外,最直接的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和校园环境的建设。凝心铸师魂,立德育新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夯基固本育英才,高瞻远瞩兴伟业。今天的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校园文化就是打造这支“梦之队”的筑梦人。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校园文化分会理事长李晴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出发,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在特殊的场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于整个学校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是一个无形资产,和学校的办学质量连接在一起,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之一,更是一种精神的诠释,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品质的形成有非常强的渗透性、持久性、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文明道德的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有深远的影响。
  在国防大学研究员郭高民教授看来,校园文化是学校价值观、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综合体现。它就像阳光、空气和水关乎生命世界存亡一样,决定着教育生态和人才生态建设的兴衰成败。校园文化可以分为“记忆文化”和“方法文化”两种形态。校园文化建设要适应创新社会的需求,必须抓好方法文化这个纲。校园方法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有好的顶层设计,还要有符合本校实际的系列活动。通过着眼走出“转型困境”、着眼突破“知识困境”、着眼适应信息技术革命要求、着眼贯彻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等四个着眼,和“问题积分”活动、“创新探索”活动、“角色转换”活动、“快乐学习”活动等四个活动来进行方法文化的培育,同时需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创新潜能、循序渐进并且防止形式主义。
  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校长郎明仙则通过新建的英特西溪外国语学校,向大家展示了一所全新的学校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得稳定优质发展,从传统的办学经验中走出一条独有的路获得生机。郎校长表示,学校文化的个性化表达,既是对过去办学成果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美好教育的期许。希望我们能够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始终热爱并且心怀责任,能够对身边的人始终真诚并且充满耐心,能够对周遭的事物始终好奇并且保持良善。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冷卫国认为,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冷教授用具体的诗词举例,通过声韵、平仄、对仗、训诂、句法、典故、章法、体式、虚字、异文进行具体阐述。其中,句法包括倒装、互文、分逗、紧缩、承上;典故分为事典和语典;虚字则体现为实字撑拄,虚字斡旋。最后,冷教授还为介绍了一些爱国主题诗词,令人受益匪浅。
  浙江大学教育领导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邵兴江教授表示,空间并非一定是建筑,学习不一定在课堂。中国绝大部分校园建设的理念为工业2.0+时代。校园空间需要进行不断变革,从学校建筑、学习空间到教育新场景,校园空间将以更加规范、更高标准进行建造,使空间更课程、空间更文化、空间更智慧、同时体现学法新样态、使学习更泛在、更真实、成果更分享。邵老师表示,很多学校,继续在以你想不到的缓慢,停滞不前;一些学校,正在以你想象不到的变革,迎接未来。
  本次论坛不仅授牌了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为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校园文化分会理事单位,还授牌了杭州市留下小学、杭州市三塘实验幼托园、杭州市钱塘区景苑小学、杭州市刀茅巷小学、杭州市青蓝青华实验小学、杭州市胜蓝中学、杭州市胜蓝实验小学、杭州市余杭区光华外国语学校、杭州市大禹路小学为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员单位。
  论坛由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校园文化分会秘书长于建华主持,他对本次会议做了最后总结: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责任,是一面旗帜,它将对大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日常行为产生深刻影响。这次2021校园文化建设(浙江)论坛,是校园文化建设论坛第一站,在接下来的时间校园文化建设论坛也计划在其他地区开展,共同为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与发展做出努力与探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