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专家解读 | 温雷雷:四招帮你搞定高考志愿填报
2021-06-15 08:32: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2021年是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政策稳步推进的第五年,对于广大考生来讲,高考很重要,志愿填报更重要。

  志愿填报选好学校、选好专业,不仅能让考生“十年寒窗苦读”付出的努力赢得回报,更能为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形成一份科学的高考志愿填报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笔者的分析,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 温雷雷

  第一招:把握政策,熟读章程,做到心中有数。

  考生和家长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把握,熟悉新高考招生各项政策规定以及各大院校发布的招生章程。

  首先,考生要确保自己适应新高考要求并符合院校专业的报考条件;其次,知晓普通类平行录取,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

  1.志愿设置。实行专业平行志愿。以1所学校的1个专业(类)作为1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

  2.录取流程。第一段考生先填报志愿,随即投档录取;剩余计划重新公布,未被录取的第一段考生与二段考生一起填报志愿,再组织投档录取。第二段志愿填报和录取后,如仍有院校专业(类)未完成计划的,视情况实行征求志愿。

  3.投档办法。以考生符合所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范围为前提,根据考生高考总分,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直接投到考生所填报的具体学校的具体专业(类)。投档比例为1:1。高校按规定在投档前增加计划的,投档人数计算以增加后计划为准。高考总分相同的考生,依据位次、志愿顺序投档,全部相同者一并投档。

  最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研究对比和分析,合理填报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案。

  第二招:广罗信息,全面研判,做好万全准备。

  信息和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考生和家长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搜集信息,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条:

  第一,收集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高考高招类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还可以参考一些与高考相关的博客、论坛、家长圈,相互交流获得专业知识信息。

  第二,当年的招生计划和历年专业的投档线(位次号)等资料。

  第三,从就业角度查看各个院校的就业率以及就业前景等信息。

  高考志愿填报的过程,就是对高考信息和数据进行搜集、掌握、整理、运用的过程。从以上三个方面全面了解掌握信息,为高考志愿填报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工作。

  第三招:了解自己,清晰定位,把好选择方向。

  定位是填报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高考录取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分到低分,位次的高低,依次进行排列。考生在志愿填报环节当中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十分重要。

  志愿填报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在填写志愿并提交之前是考生选择高校,在进入录取环节就是高校选择考生。考生会对所在城市、学校、校区及专业有自己的打算,而高校在录取的过程当中会对考生的分数、身体条件等做一些约束。

  高考比的是实力,分数越高优先选择权越大。考生对自己的实力定位越准确,在志愿填报的时候目标性就越强,越不容易出现偏差。所以,考生认清自己所面临的形势,了解自己的实力,并且明确自己选择的学校以及专业在填报志愿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招:精准预估,稳中求进,把牢梯度原则。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好了自我定位,还要做好理性地选择,精准填报。平行志愿填报既要“冲一冲”也要“稳一稳",考生能否投档,往往取决于高考成绩是否达到学校的投档线,所以预估学校的投档线非常重要。考生要参考学校往年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特别是平均分,最有参考价值。考生可根据学校近三年录取考生的平均分和自己位次号,来选择自己可以填报哪些学校,院校志愿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

  80个志愿如何合理分布,需要依据“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进行填报,前20个志愿填报自己优势不大但很喜欢的院校和专业,中间30个志愿填报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院校和专业,最后30个志愿填报自己明显有优势且相对喜欢的院校和专业。具体可以根据每个人自身的风险、爱好、分数的高低做不同的调整。

  特别提醒考生注意:平行志愿虽然减轻了考生填报志愿的压力,增加了考生录取的机会,但平行志愿不是“保险箱”,也存在落档风险。

  总之,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进入职业生涯前一次重要的选择,是重构未来人生的起点,需依据考生的兴趣、性格以及潜能,并且要用长远的眼光,接近未来社会需求和职场实际,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计划。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光明日报 2021-06-11 10:42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2021-03-26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