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劳动教育“偶”遇非遗 温大学子在实践中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2023-03-28 17:39: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白菁洁 通讯员 王红玫 鲍厚济)“非遗文化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技能,还培养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近日,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魏朝浩老师在温州大学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并表演提线木偶戏时如是说。魏朝浩是泰顺县政协委员,也是提线木偶戏代表人物之一。活动现场,魏朝浩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提线木偶戏的历史,现场表演了《赛马》和《钟馗醉酒》两出经典剧目片段,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之后,魏朝浩老师手把手教授了木偶人的操作技法。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将非遗文化与劳动课程相结合,既是对非遗文化的最好传承,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条途径。通过让学生参与非遗项目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了解中华灿烂文明,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泰顺提线木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温州大学“非遗文化双语传播”系列课程之一。“非遗文化双语传播”依托浙江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和温州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设了与非遗项目相关的系列课程,除了提线木偶戏,还包括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水丝棉制作技艺、细纹刻纸技艺等。由于形式新颖、内容活泼有趣,在学生中广受欢迎。学生们在这门课程中可以学习关于温州非遗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提线木偶戏的操作和表演。同时,这门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如通过小组合作创作完成双语木偶剧目并表演。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不仅锻炼了组织策划和沟通协调能力,还可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特点,进一步认识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更是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时指出,“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校园,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心,树立更加坚定的国家意识。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深化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培养情感品质和情感教育。此外,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增加学生的文化体验和文化参与度,促进地方文化和校园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文化包容、互动和传承。
  (责任编辑 吴文建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