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欢迎报考宁波大学体育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
2021-09-30 13:52:00
宁波大学
   
    学校概况
  宁波大学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
  学科概况
  体育学科依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中东欧大学“体育教育与研究”联盟、宁波大学大健康研究院及与“安踏”“乐歌”等上市公司建立的合作研究平台,围绕“奥运争光”“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开展研究,在运动装备与健康促进、体育产业与场馆管理、科技攻关与体教融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传承等四个主要研究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体育学科为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宁波市重点学科A类;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体育学“学科整体水平得分”档次位于B-,省内参评高校位列第2;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体育学学科全国排名第10位,列前9%。
  师资概况
  学院内聚外引,形成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21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6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3人 ,具有海外经历教师31人,博导和硕导37人。此外,学院还成功引进Julien Baker、Justin Ferandez、Gusztáv Fekete等国际著名体育学者担任荣誉教授;“省教学名师”2人,省高校领军人才1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人,“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3人,“甬江学者计划”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
  人才培养
  宁波大学体育学院从2004年开始招收和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现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同时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匈牙利罗兰大学、塞格德大学等7所国外 (境外)高校合作开展学生交换学习、合作培养硕博人才, 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多种学习、交流平台。学院坚持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竞赛科研硕果累累。竞技体育水平精湛,涌现出石智勇、吴星锐等同学在东京奥运会及CUBA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科研育人成效显著,学生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并实现部分成果转化;多名学生依托专业优势服务国家游泳、举重、滑雪等夏冬奥项目,助力“奥运争光”计划;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国际化建设
  学院充分引入国际优质资源丰富培养机制,牵头成立了中国-中东欧大学“体育教育与研究”联盟;与国际多所知名高校合作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了23名国际合作导师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赴英、俄等海外知名高校交流、访学200余人次,赴国外名校攻读博士学位30余人;创设“运动与健康”国际品牌论坛,已成功举办5届;创办《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国际期刊,并被Scopus数据库收录。
  招生专业目录

  奖助政策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奖助政策
  学校设立了较为完善的奖助体系以确保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国家政策,实施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以及学业奖学金,另外还专门设立黄庆苗研究生助学金、王宽诚幸福基金助学金等专项奖助;学校、院系和导师为研究生设置了“助研”“助管”“助教”岗位(统称为“三助”岗位),承担“三助”岗位的研究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岗位津贴;在研究生科研项目和成果奖励方面,设置了曹光彪科研成果奖、“卓创”科研成果奖、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等支持研究生积极进行科研创新;在访学交流方面,为研究生短期研修、交换学习等活动提供4000元至20000元不等的资助经费;此外,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还可以通过发放特殊困难补助、申请助学贷款等方式得到资助。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奖助政策
  学院非全日制研究生奖助学金政策按教育部相关文件执行,也可申请学校“卓创”研究生科研成果奖。
  联系方式
  校研究生院联系电话:0574-87600226
  体育学院联系电话:0574-87600456  
  邮箱:shencailian@nbu.edu.cn
  详情请参考宁波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graduate.nbu.edu.cn/zsgz/sy.htm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