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研招专题 | 2023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2-06-30 15:16:00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现有教职工130余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浙江省“151”第二层次人才入选者1人,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4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教授20人,副教授40余人,博士70余人,博士生导师5人,学术硕士导师64人,专业学位导师(含研究生实践指导教师)118人。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培养经济与管理类高级人才为宗旨,以“立足浙江、面向世界、聚英育才、争创一流”为办学特色,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学院。近五年来,学院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7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在研的国家级课题40余项、省部级课题60余项。

  学院现有运筹与管理博士培养方向、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点、工商管理硕士(MBA)、旅游管理硕士(MTA)、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财经商贸和旅游服务方向),现有博士生9人,硕士研究生700余人(含留学生100余人)。应用经济学为浙江省一流学科,工商管理学为校示范性学位点、博士点培育学位点。学院现拥有企业管理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城市发展研究所、企业跨国运营研究所、电子商务研究与发展中心、旅游企业管理研究中心、财务管理咨询研究中心、中非经贸研究中心、数字经济超边际研究所等9个校级研究机构,以及乡村振兴研究院、正阳旅游研究院、金华质量研究院、浙中发展研究院、金华垃圾分类研究院、农村研究中心等多个校地(企)合作研究与社会服务平台。学院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美国天普大学、荷兰鹿特丹管理学院等境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每年均有10余名研究生到境外高校交换学习。

  热烈欢迎报考我院2023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一、招生专业目录

  二、学位点介绍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硕士点(一级学科,代码120200)是学校优势重点学科,2003年开始培养企业管理硕士生,2011年获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遵循“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服务相结合,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相结合”的思路,工商管理硕士点已经具有4个特色显著的研究方向:会计学(涉非投融资管理)、企业管理(中小企业国际化运营管理)、旅游管理(区域旅游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经济及管理(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管理)。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在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在115所参评高校中位居前50名,代表性学术论文质量位居第28名;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本学科获评B-等级,“科研成果”指标位居全国第24名。

  近年来,学位点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哲社规划基金、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等重要课题100多项;累计发表SCI、SSCI、一级以上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获得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二等奖、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及以上奖项与领导批示30余项。尤其是,近10篇高水平论文被ESI检索,表明科学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颇有影响。学位点通过与时俱进的优化课程设置,系统训练发现问题与研究问题的科学研究思维与动手能力,以培养具有前瞻性管理视野、融汇工商管理理论方法的高层次工商管理人才。获批“电子商务”“工商管理”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跨境电商直邮监管”国家级虚拟仿真金课,国际生创新创业成果得到教育部高度肯定。

  (一)师资队伍

  工商管理学位点现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潜力的学术队伍,共有学术骨干65人,其中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9人,海外访学、留学背景的教师23人,呈现出年轻化、国际化、多元化的特点。学位点学术队伍人才梯队结构良好,拥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4人、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1人、金华市321人才2人。此外,学位点学缘结构合理,拥有院级特聘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1名、教育部专家2名。

  郑文哲,经管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省企业管理研究会、省经济学会副会长,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MBA、MPA硕士生导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规划课题多项。出版《中心镇视域的城乡一体化:联动机制与模式选择》《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管理学》等著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最美教师”、省师德先进个人、教学名师等荣誉。

  李文博,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浙江省151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议专家,曾获校“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5项,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等重要课题10多项。在《科学学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外国经济与管理》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

  李杰义,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企业跨国运营研究所所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项目共2项、省级重点项目3项、省部级一般项目6项;主持各类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十余项。在SSCI、CSSCI和EI源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权威论文1篇、一级论文6篇。出版专著3部。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3项、省新苗课题3项,分别指导学生获挑战杯(大挑)国赛一等奖1项、省“大挑”特等奖2项、省“大挑”二等奖2项、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铜奖1项。

  李长江,管理学博士,教授。曾在四川省巴中市人民政府挂职锻炼,任市长助理,分管民营经济与工业园区。从教20年来,执教《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管理思想史》《西方经济学》等多门课程。主持浙江省课堂教学项目“多向式提问教学方法研究――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主持浙江师范大学教改项目“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训模式创新研究”,主持浙江师范大学精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校级教学团队负责人,企业管理知识与实务培训教学团队负责人,工商管理浙江省重点建设新专业负责人。主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实务与艺术》教材获浙江省“十二五”优秀教材。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国家一级期刊、CSSCI期刊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先后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4项。

  (二)学位点研究特色和优势

  工商管理学位点的研究工作一直围绕工商管理学科的学科内涵,形成了具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科研成果:

  1、企业管理(中小企业国际化运营管理):追踪学科前沿与理论创新,彰显中小型企业运营与数字化管理的理论研究特色;顺应企业国际化与国家对非战略需求,彰显中非商务管理的国际化研究特色。

  2、会计学(涉非投融资管理):重点关注中方企业对非投资决策与跨国企业管理研究,旨在服务国家对非战略为国家智库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3、技术经济及管理(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管理):聚焦企业案例挖掘与实证研究,彰显本土中小企业应用研究特色。

  4、旅游管理(区域旅游与大数据分析):聚焦于旅游目的地创新发展管理,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旅游目的地的智慧化变革、营销模式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近5年来,学位点的主要研究成果包含18本A类/B类专著,以及在国内外重点期刊上发表的100+篇学生论文,其中代表性成果发表在《管理科学学报》《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中国管理科学》《管理工程学报》《科学学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科研管理》《Technovation》《Tourism Management》《Omega》《Group Decision Negotiation》《Knowledge-Based Systems》《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Computers&Industrial Engineering》《complexity》《Soft Computing》《Neural Computing&Applic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rketing&Management》等国内外著名权威期刊上,尤其是有5篇SCI/SSCI论文入选ESI-1%高被引论文。

  学位点的研究工作积累与研究方向受到了国内同行评议的充分认可,近5年来成功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3项资助。学位点突出的研究成果在科研成果评奖评优中也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奖二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与三等奖各1项等。

  (三)研究生培养特色和成果

  本学位点构建产学研多主体协同的研究生培养成才体系,目前已经与心理学科和运筹管理学科建立了学科优势互补的硕士与博士阶段的完整科研能力培养与深造成才途径。在研究生日常教育教学中严把质量关,建立研究生精品课程培育制度,同步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研究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教育部“金课”与省级精品课程。首批已经认证了《高级财务会计》(教育部金课与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财务管理学》(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Corporate Finance(公司理财)》(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优质课程。学位点通过企业专家课堂等专题讲座形式,让研究生与企业对接、与企业家面对面,夯实实践教育环节。此外,学位点践行的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还荣获浙江省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

  从研究生培育目标出发,学位点为高质量研究生培养搭建了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以企业管理研究中心、中联国创国际商贸研究院、金华市质量研究院、正阳旅游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为依托搭建协同育人平台;通过协同融合MBA/IMBA的应用型研究培养环节,优势互补整合国内/国际情境资源,为高水平研究创新提供必要条件。近五年来,学位点承担横向研究项目经费50万元以上的超过15项,尤其是依托工商管理学科承担的浙江师范大学诗路文化智慧旅游产教融合基地建设项目经费达7232.14万元,其中中央产教融合财政专项投资资金达2169.64万元。总体而言,工商管理学位点齐心合力为研究生搭建了产学研多主体协同的成长成才培养体系。

  学位点通过研究生会学术沙龙、研究生“人人学术报告”、专家教授轮值论坛等日常科研交流活动营造了浓郁的科研氛围。近五年来,学位点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超过15篇论文发表在《南开管理评论》、《科技进步与对策》、《华东经济管理》、《软科学》《中国管理科学》、《科学学研究》、《Knowledge-Based Systems》、《Symmetry》等SCI/CSSCI检索期刊上。学生作品获浙江省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多项赛事奖;学生毕业论文获评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近五年来,学位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0%,其中研究生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高等学校、银行系统、电信系统、邮政集团与党政机关单位,而数量经年增长的学生考入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暨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著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学位点历年来为中央党校、上海海事大学、宁波财经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输送了优秀青年教师,也为浙江义乌恒丰银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银行、中天华南集团、徽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烟草公司、嘉兴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浙商证券等优质企业输送了中高层优秀管理人才,亦涌现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号召投身中非交流的国际化教师与学者。

  【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学科/专业代码:020200)批准设立于2017年,前身为1998年10月获批的区域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本学位点支撑学科已建成为省一流学科,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成果培育和社会影响力提升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建设和发展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科整体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资队伍

  本学位点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强研究方向团队建设和培育,在青年创新人才、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浙非经贸产能合作等领域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团队建设方面产生了诸多成效。截至目前,学位点拥有专任教师41人,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名,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才1名,省“151”第二层次人才1名,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高层次拔尖人才1名,浙江省“151”第三层次人才2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浙江省青年优秀人才1名,金华市“321”第一层次人才1名。现拥有学术导师30名,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26名(占比86.7%),硕士研究生学历1名(3.3%),其他学历3名(10%),其他学位导师3名(占比10%);教授13名(占比43.3%),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和国际贸易学四大研究方向各拥有教授3名、4名、3名和3名,副教授11名(占比36.7%),讲师6名(占比20%)。多名教师先后获得“励行班主任”、“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学科的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经过多年的发展,本学位点发展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师资队伍特色。

  郑小碧,应用经济学学位点负责人和国际贸易学研究方向负责人,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委员、经济学系系主任,经济学系教师党支部书记,校青年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高层次拔尖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师范大学首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名师,金华市321第一层次人才,浙江师范大学2016-2018年度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义乌市委市政府决咨委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新兴古典经济学和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软科学项目1项、浙江省科技计划一般软科学项目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项目1项和浙江省义乌市政府横向合作项目2项;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软科学重点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项目各1项;在《中国工业经济》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互联网+”的社会化协同效应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国际贸易方式演进与经济发展》等学术专著2部;获省哲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获金华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

  朱华友,产业经济学研究方向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研究聚焦于产业集聚/集群的理论和实践,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出版学术专著8部,发表中英文论文百余篇。

  高连和,金融学研究方向负责人,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本科,复旦大学经济学硕研,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访问学者。现为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金融、集群金融与区域金融以及对外集群式投融资,其中在特色研究方向集群投融资领域积累了较多的科研成果,处于全国领先位置,有一定的学术影响。曾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社会科学》《改革》《世界经济文汇》《国际贸易》《经济体制改革》《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CSSCI论文25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专著4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部及市厅级科研奖励10项。

  谢守红,区域经济学研究方向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毕业,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出站。2004年晋升教授职称。2005-2006由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到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从事一年访问研究,并先后到美国迈阿密大学、纽约州立大学、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等多所高校进行短期学术交流,曾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现任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区域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区域经济、国际贸易、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专业市场、城镇化和区域创新研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在经济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12部。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城郊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世界地理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编委、浙江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

  (二)学位点研究特色和优势

  目前,学位点现有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和金融学四大研究方向,近5年,专任教师共获批国家级项目1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获批省部级项目28项,其中重点项目5项,人均主持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0.98项,人均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2.3项;主持各类横向项目64项。近5年,专任教师发表论文180多篇,其中顶级论文3篇、权威论文5篇,在SCI、SSCI等收录期刊及在一级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他二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40多篇,年人均发表科研论文0.76篇,其中35%以上为国内外著名论文索引期刊;出版专著共26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和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科研奖累计2项。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学位点形成了以下研究特色与优势:

  1.形成了“义乌发展经验”和地方化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研究为核心的本地化研究特色。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本学位点相继形成了包括“市场义乌”、“义乌商圈”、“义乌模式”、“义乌试点”的义乌研究四部曲以及企业再地方化、集群融资等原创性理论成果,为浙江省委省政府等各级地方政府提供多项政策咨询成果和建议,多份咨询报告先后获得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长等多位领导的批示,为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形成了以“中非经贸合作发展”研究为核心的国际化研究特色。本学位点紧紧围绕中非在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的合作议题,对中非经贸关系、浙非产能合作、中非金融合作、中非跨境电子商务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形成了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中非经贸合作研究特色;获省“浙非经贸合作特别贡献奖”,主持编制《浙江省加快推进对非经贸合作行动计划(2019-2022年)》,出版国内首套《中非经贸译丛》,自2016年开始连续每年举办中非经贸论坛,发布《浙非产能合作报告》,学位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3.形成了以新兴经济组织变迁研究为核心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超边际分析特色。近年来,学位点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借鉴和运用由杨小凯创立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将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创造性运用到对数字经济时代乃至人工智能的时代的“互联网+”“分享经济”“网络外包”“新零售”“工匠精神”等一系列新兴经济组织的分工网络演进分析上。这一研究议题不仅拓展了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领域和范围,而且对认识新兴经济现象提供了新颖的分析框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等高水平期刊上,受到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

  (三)研究生培养特色和成果

  本学位点坚持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通过强化培养过程质量提升、在校生培养体系建设和毕业生质量改进等建设措施,促进多层次育人成效的全面提高。

  1.构建形成了学术训练与经世济用实践育人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路径。一方面,学位点高度重视通过课堂理论教育夯实研究生的学术基本功,并通过强化参与导师课题学术训练提升论文撰写等科研能力,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优良率100%,已有晁嵩蕾、甘晨、鲁彦秋、陈丹波、刘俊哲等多达20%的研究生考取浙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另一方面,学位点从经济学经世济民的学科特点出发,积极搭建教师服务社会的工作平台,提升就业能力和师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2018级研究生彭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目前已经加入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开展挂职实习。截至目前,历届研究生就业率都为100%,主要在高等学校、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实现就业。

  2.构建形成了导师学术引领与日常学术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框架。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第一责任人作用,严格按照上级文件对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要求,将研究生导师的学术教育有效融入日常的科研辅导全过程;与此同时,从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学分设置等角度,学位点在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中充分融入科研训练元素,同时也积极鼓励研究生每学期参加2次以上“人人学术报告”;此外,与经济学系教工党支部共建“师生共学共研共猜”主题活动,每年组织研究生竞赛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提升学术研究氛围。

  3.构建校内外相互协同与国内外相互结合的多层次人才协同培养体系。一方面,学位点积极与学校、学院内部的其他研究生学位培养授权点开展人才合作培养与学术交流活动,整合校内研究生教学资源和优化合作培养条件,联合申报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近5年,已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平台1个;同时,积极引进学术名家来校开展学术讲座,提高学术氛围。此外,学位点已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初步构建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开放型协同培养体系,每年派遣一定比例的优秀研究生出国交换学习。

  【旅游管理硕士(MTA)】

  旅游管理硕士(MTA)专业学位点(专业代码:125400)适应“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深化文旅融合学理研究,探索文旅产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方法、机制与路径;培养富有创业和创新精神、深谙文旅产业发展规律、掌握旅游大数据方法和技术的文旅企业高级运营管理人才。依托“商学+”、文旅融合、旅游大数据等优质教学资源,借助浙江诗路文化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正阳旅游研究院、诗路文化智慧旅游产教融合基地、文旅知名企业等实践教学平台,围绕行业发展和业态创新需求,进行培养方案的创新设计和一体化的课程开发,旨在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科技管理人才。

  (一)师资队伍

  张俊岭,管理学博士,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旅游管理方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横向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或者联系作者发表SCI/SSCI检索论文8篇,其中SCI2区TOP权威论文3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担任十多家国际著名期刊审稿人。指导全国电子商务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多项,浙江省电子商务大学生学科竞赛一等奖多项。研究方向为旅游目的地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商务智能。

  金康伟,副教授,浙江诗路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师范大学正阳旅游研究院执行院长、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企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省新兴特色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负责人,国家发改委“诗路文化智慧旅游产教融合基地”项目主要发起人。曾获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教学成果国家级优秀奖。近年来先后主持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浙江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与开发模式研究”等省厅级科研课题及企业委托横向项目多项,项目总经费近500万元。发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绿色经济的动力源探究》等论文多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大数据、文旅融合。

  胡峰,浙江师范大学学术名师、副教授,德国汉堡大学经济学博士、汉堡大学研究助理,研究方向为旅游大数据、智慧旅游、商务智能等。在国际期刊及高级别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20余篇被SSCI/SCI/EI收录,其中SSCI一区TOP顶级论文6篇;担任多家知名SSCI/SCI收录国际期刊的评审专家,如《Tourism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等;指导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获得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浙江省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一等奖多项。

  (二)学位点特色

  浙江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硕士(MTA)专业学位点具有以下特色:

  1、多元化、开放式一流师资配备。本学位点采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为每位MTA学生配备学术导师和产业导师,即,在导师配备上,除拥有一支具备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和丰富指导经验的校内导师队伍外,还聘请一批热爱文旅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且具备一定指导能力的校外行业导师。在指导方式上,采取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导师组由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教师负责,并吸收文旅企事业单位的资深高管或企业领军人物参加。

  2、“政、产、学、研”一体化培养联盟。本学位点依托国家发改委诗路文化智慧旅游产教融合基地、浙江诗路文化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正阳旅游研究院、文旅知名企业等近50家实践教学平台,通过与各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旅游科研机构及其相关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结合旅游业实际用人需求及生源情况,建立“政、产、学、研”一体化培养联盟,逐步实现MTA人才培养的定制化,高效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缺人才需求。

  (诗路文化智慧旅游产教融合基地总体鸟瞰图)

  (浙江师范大学正阳旅游研究院)

  3、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和课程体系。在研究方向和课程体系设置上,本学位点立足国内外文旅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聚焦浙江省文旅产业“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新定位,积极践行数字赋能,创新驱动。结合浙江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优势与平台特色,以及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前瞻性、国际化与智慧化趋势,现已在MTA培养中设置智慧旅游与大数据管理、文旅融合与创新管理、旅游业态与运营管理、旅游目的地营销与管理等四个研究方向。与之相对应,MTA的课程体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具体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等,以及分段实施与集中安排相结合的形式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有效保证学生对专业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的双提升。

  4、前瞻性的培养目标。本学位点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国际化视野和前瞻性战略思维能力,使其能有效运用各类先进技术与手段精准把握文旅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新现象、新问题与新趋势,解决文旅产业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的应用性问题,培养学生成为文旅产业及关联行业的专家、行家。例如,智慧旅游和大数据管理方向立足浙江省“数字旅游示范省”建设需求,依托诗路文化智慧旅游产教融合基地,通过旅游信息系统与大数据管理、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及应用、文旅数据挖掘及软件等课程的实施,旨在填补省内乃至全国数字文旅人才缺口,探索“数字文旅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培育一批高层次、复合型“数字文旅工匠”。

  【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财经商贸方向】

  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财经商贸方向依托“两个基地、两类资源、两个中心”。两个基地为我校国家级重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跨境电商大数据平台共建基地,两类资源为全国重点职教师资《会计学》专业点建设资源、国家一流电子商务专业资源,两个中心为浙师大财务管理咨询研究中心、跨境电子商务虚拟仿真中心。本学位点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2016年获批招生资格,2017年开始招生,目前已培养了3届毕业生。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和社会影响力提升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建设和发展措施,形成了基于OBE成果导向理念的“校-企-校”人才培养模式,学科整体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学位点依托平台

  (一)师资队伍

  本学位点建立了由校内理论导师和中职实践导师、企业实践导师相结合的“三师型”导师队伍。每个学生均配有1位理论导师、1位企业实践导师和1位中职学校实践导师,从理论、行业和教学三方面联合培养学生。目前聘有理论导师19人、中职导师26人、企业导师23人。理论导师由副高以上理论水平高、研究能力强的专业教师组成,近5年主持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实践导师均来自实践基地,为大型行业企业财会、电商领域的领军人物,以及国家级(省级)重点中职学校、示范学校的高级教师,具有丰富的财会、电商工作经验或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实战经验。

  金水英,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浙江省科技奖评审专家、浙江省科技专家库专家、金华市审计局审计咨询专家。现为浙江师范大学财务管理咨询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财经商贸方向)硕士点负责人。近年来出版专著3部、教材1部,第一作者在《科学学研究》、《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西亚非洲》、《中国科技论坛》等SSCI、EI、CSSCI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3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1项、浙江省软科学项目2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江苏省博士后科研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4项。主持浙江省线上一流课程《Corporate Finance公司理财》,主编案例获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校优秀硕士论文指导老师。

  王长峰,管理学博士,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校“双龙学者”特聘教授,美国普渡大学访问教授。获复旦大学优秀博士后、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等称号。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等奖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国家统计局重点课题、省社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在《Technovation》《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要讲授《管理学(双语)》《高级财务管理》《运营管理(全英文)》等课程,主持《管理学》省级精品课程。

  邹益民,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思睿智训创始人、董事长,电子商务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跨境电商直邮监管虚拟仿真实验》负责人,曾作为中组部、共青团中央第16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担任甘肃省陇南市商务局副局长。邹益民博士一直致力于电子商务和智能化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作为负责人和主要人员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拥有相关软件著作权多项,相关产品服务院校超1700家。

  (二)学位点特色

  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学位点形成了以下办学特色:

  1. 紧跟社会需求,发挥自身优势。教育部设定的职教硕士财经商贸方向是一个很广的概念范畴,本学位点基于中职学校师资需求,以及硕士点的“两个基地、两类资源、两个中心”资源条件和自身优势,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为: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

  2. 突出学生中心,持续改进完善。学位点基于OBE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重点围绕人才培养预期产出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培养方案设置、基地建设和导师聘请等工作付诸实施,突出学生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培养过程中,定期邀请中职、企业基地导师,举办人才联合培养研讨会,根据中职和行业发展需要,持续改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财经商贸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职教硕士财经商贸方向人才培养研讨会

  3. 注重基地建设,夯实实践培养。学位点注重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先后与16家中职学校、21家行业企业签约,建立了实践基地。根据人才培养需要,设置了教育见习、企业认知实习、教育实习、企业实践等4个实践教学环节,没有特殊情况,财经商贸硕士生都需前往基地,完成实习实践工作。

  

  基地授牌签约

  硕士生基地实习

  4. 诚聘精英人才,构建三师队伍。职教硕士财经商贸方向旨在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造就一批能够胜任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高层次会计和电子商务师资,需要构建全方位导师队伍,对硕士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学位点诚聘精英人才,构建“三导师”制导师队伍,确保每个学生均配有1位理论导师、1位企业实践导师和1位中职学校实践导师,从理论、行业和教学三方面联合培养学生。

  颁发导师聘书

  实践导师指导

  5. 探索育人模式,协同培养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位点探索构建了“校-企-校”协同培养模式,浙师大、企业基地、中职学校基地、以及“三导师”全程参与协同培养学生,不断深化产教融合,赋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主要包括:1)派送学生到实践导师所在的中职和企业基地,开展4个环节的实习实践。2)邀请基地知名专家授课、讲学。3)三导师全程参与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指导、最终答辩工作。4)三导师、硕士生联合申报课题,共同开展研究。

  赴基地实习

  基地专家讲座

  毕业论文协同答辩

  与基地研讨合作课题

  (三)研究生培养成效

  1.实操技能切实提升。基于OBE理念的“校-企-校”人才培养模式下,财经商贸硕士生得以机会赴中职学校基地和企业基地,开展深入一线的实习实践工作,提前接触了解社会。在实践导师的指导下,学生专业实操技能和教学技得到切实提升。

  2.科研竞赛成绩喜人。在“三导师”带领指导下,财经商贸硕士生积极参与科研、竞赛等工作,申报获得了浙江省教育厅课题、浙江省商务厅课题、浙江省新苗课题等课题立项,参与编写出版了多部新形态教材、专著,撰写发表多篇论文,积极参加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浙江省创新创业大赛、研究生教学案例、研究生学术报告微课比赛等竞赛,获得了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奖项。此外,在实践导师的带领下,每位同学均参与了基地的项目工作,撰写了调研报告。硕士生代表鲁熠轩参加了全国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论坛,提交论文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并在会上汇报发言。

  硕士生代表鲁熠轩在全国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论坛发言

  3.学生就业深得青睐。本学位点培养的研究生,除了可以在中职学校担任财会、电子商务教师以外,也可在各类型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单位从事会计、财务管理、证券金融、电子商务运营、网络营销、互联网平台管理等方面工作,2019届和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达到了100%。中职学校和企业急需硕士学位以上高层次会计和电商人才,未来职教硕士财经商贸研究生就业前景广阔。

  【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旅游服务方向】

  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旅游服务方向学制三年。本学位点依托于已有25年办学历史的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职教师资、师范本科),该本科专业近五年在国内各类权威专业排名中均居全国第一或A+等级。近年来,本学位点共承担了50多项纵向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多项,同时还承担了30多项总经费达1000多万元的横向课题,还先后在国外SSCI专业权威期刊《Tourism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Research》、《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以及国内CSSCI旅游学科顶级期刊《旅游学刊》、《人文地理》等发表权威论文30余篇,部分论文还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一)师资队伍

  本学位点目前已建成一支实力强、结构优的专业导师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9人,行业教师23人。专任教师中副高及其以上职称或拥有博士学位的占73.7%,且一半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行业挂职经历。

  张俊岭,管理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目的地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商务智能。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横向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或者联系作者发表SCI/SSCI检索论文8篇,其中SCI2区TOP权威论文3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还担任十多家国际著名期刊审稿人;指导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多项,浙江省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一等奖多项。

  金康伟,副教授,浙江诗路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师范大学正阳旅游研究院执行院长、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企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省新兴特色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负责人,国家发改委诗路文化智慧旅游产教融合基地项目主要发起人,教育部职教师资素质提升计划专家库成员,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职教组)评委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大数据、文旅融合。曾获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教学成果国家级优秀奖。近年来先后主持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浙江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与开发模式研究”等省部级厅级课题及企业委托的横向项目多项,项目总经费600多万元,发表核心论文多篇。

  胡峰,浙江师范大学学术名师、副教授,德国汉堡大学经济学博士、汉堡大学研究助理,研究方向为旅游大数据、智慧旅游、商务智能等。在国际期刊及高级别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20余篇被SSCI/SCI/EI收录,其中SSCI一区TOP顶级论文6篇;担任多家知名SSCI/SCI收录国际期刊的评审专家,如《Tourism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等;指导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获得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浙江省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一等奖多项。

  (二)培养特色

  经过数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位点在人才培养上逐渐形成以下特色:

  1、大力推进“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路径。本学位点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教育基础理论与旅游学科先进理念,并具有较强职业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旅游职业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学位点依托国家发改委诗路文化智慧旅游产教融合基地(总投资7232.14万元)、教育部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浙江诗路文化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正阳旅游研究院以及20多所浙江省重点中职学校和50多家知名文旅企业等校内外平台,通过与省内各地文旅行业管理部门、文旅企业、重点中职学校以及旅游研究机构的紧密合作,结合生源情况以及中职学校、文旅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建立“政、产、学、研”一体化培养路径,逐步实现人才培养的定制化。

  2、积极构建“校-企-校三位一体”的融合培养模式。本学位点充分发挥专业师资以及各种校内外平台(如产教融合基地、旅游研究院、文旅企业、重点中职学校等)的优势,利用业界现有的资源,创建全新的“嵌入式”课程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为每位研究生分别配备了一名学术导师、一名教育导师和一名企业导师,努力构建起高校、企业、中职校三位一体的融合培养模式。本学位点除了拥有一支理论基础扎实与指导经验丰富的校内学术导师队伍外,还在省内重点中职学校聘请了三十多位包括特级教师和经验丰富的专业骨干教师在内的中职学校教育实践导师,以及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且具备一定指导能力的文旅企业行业实践导师。通过“校-企-校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努力为每一位研究生的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3、科学设置培养环节。本学位点立足国内外旅游行业发展以及我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方面的优势以及现有的学科平台,对为期三年的培养环节进行科学规划和精心设计。不仅通过分别确立年度主题以帮助研究生明确每年的学习重心,还借助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实践环节,有效保证研究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及行业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例如,学位点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类教学技能大赛,并对参赛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学位点还紧扣时代脉搏,围绕旅游大数据这一前沿领域,积极开展相关理论及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应用大数据技术解决旅游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科研机构和平台

  【正阳旅游研究院】

  研究院依托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人文、数学和计算机等学科优势,联合浙数文化、上海金棕榈、浙江万博大数据等应用研究平台,建立了一支旅游大数据研究实验团队。团队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2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博士12人。团队以旅游大数据学理研究和旅游基础数据库建设为主要抓手,着力研究各层级旅游目的地文旅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同时积极开展旅游大数据人才培养,为目的地文旅产业数字化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金华市质量研究院】

  金华市质量研究院与省、市两级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合作,主要在政府质量奖评审、“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等领域开展理论研究、政策咨询、人才培训、管理诊断等服务。近年来,先后参加多级政府质量奖评审;接受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金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开展“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训练营、企业品牌建设与质量管理人才培训;为多家企业提供全面的管理诊断和企业文化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数字经济超边际研究所】

  浙江师范大学数字经济超边际研究所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超边际分析方法研究数字经济时代的新业态新经济模式和分工形态的研究机构,目前研究机构有11名研究人员,教授3名,博士10名,研究队伍结构合理。近年来,以郑小碧教授为所长的数字经济超边际研究所聚焦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经济模式变迁,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对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新经济现象开展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为政府、产业界和学界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等国内权威刊物上,形成了非常扎实的研究基础和较强的国内学术影响力。

  【区域经济研究所】

  浙江师范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立足浙中城市群建设、“义乌试点”、浙江中西部地区发展,主要关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浙江产业集群、区域金融与中小金融和浙江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等领域,同时密切跟踪研究浙江其他地区、长三角乃至全国在城市群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多层次的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在社会服务上,重点就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义乌发展经验、中非经贸合作和网络经济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研究所具有较强的研究力量和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目前有教授5人、副教授1人、讲师4人,其中有博士学位者9人。

  【城市发展研究所】

  浙江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所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和建设研究为重点,聚焦城市人口、产业、生态、治理等焦点问题,依据城市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发展需要,发扬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坚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为繁荣我国的城市科学做贡献,为各地的城市建设实践献计献策。研究所所长为谢守红教授、副所长为葛深渭教授,现有研究人员7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2名,研究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硕士学位者2人。研究所已承担了2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和40多项地方政府、企业委托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领导的重视,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

  【企业管理研究所】

  浙江师范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成立于2008年,目前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研究团队和鲜明的研究特色。十四五期间,研究所重点关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平台经济等研究方向。研究所成员已先后在《管理世界》等权威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相关成果获得2021年度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企业跨国运营研究所】

  浙江师范大学企业跨国运营研究所成立于2016年。研究所前期基础根源于国家一流专业工商管理及其硕士点,现由2位教授和9位博士组成。本研究所借助学校省重点高校特色建设和中非产能合作的政策需求,始终以服务地方企业经济为宗旨,致力于在国际企业管理和创新创业管理等领域形成特色。2013以来,本研究所聚焦企业跨国运营前沿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级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18项、横向课题6项,理论成果发表于《南开管理评论》《科学学研究》、Review of Business Management等国内外一级期刊,科研成果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

  【电子商务研究与发展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与发展中心以服务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应用、跨境电子商务、移动商务人才需求为目标,建立“智能化、平台化、规范化”的高层次、综合性、创新性研究基地和行业应用中心,以充分应用大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方法,研究电子商务的运营规律和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研发系列行业和教学应用,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设施平台,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本中心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指导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学术队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4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并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国家级一流课程一项,以及教育部国家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业点建设项目和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重点项目的支持。

  【中非经贸研究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中非经贸研究中心密切跟踪中非经贸学科发展前沿及国家和浙江省对非经贸合作的需求,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心研究团队致力于中非经贸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出版了《中非经贸研究丛书》系列专著(7本)、《中非经贸译丛》(5本)等专著,获批国家社科基金9项,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14篇,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中心致力于服务地方对非交流、助力浙非战略合作,已成为联系中非政府、企业、学界的重要桥梁,同时中心致力于培养非洲的“中国通”和中国的“非洲通”,在2019年3月1日获浙江省“浙非经贸合作特别贡献奖”。自2015年起已成功举办7届中非经贸论坛并发布《中非产能合作发展报告》,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

  【财务管理研究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财务管理研究中心本着“专业、诚信、为企业排扰解难”的服务宗旨,贯彻“服务第一,诚信第一,保密第一”的经营理念,竭诚为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课题合作、财务咨询、代理建账记账等服务,并结合财务管理前沿理论,开展学术研究。研究中心团队成员实力雄厚。校内成员中,博士后2人,博士10人,硕士8人,注册会计师4人。校外成员为具有丰富企业会计、财务、审计等实务工作经验的企业高层次主管人员。校内和校外成员共同合作,保障了本机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并重的运营机制顺利运行。中心承接了浙江大富豪工贸有限公司、江西赣州新乐语电子器材经营部、义乌飞特进出口有限公司、浙江方正交通建设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的横向科研项目,主持了国家级项目6项、教育部项目10项、省级项目20项、厅级项目10余项,积累了丰富的课题服务、财务咨询、代理记账、学术研究等工作经验。

  【旅游企业管理研究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企业管理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现有成员17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博士9人、硕士生导师6人,拥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的9人。本研究中心坚持以促进旅游学科建设为目标,以服务旅游产业为根本,以申报纵向项目为引领,以争取横向项目为支撑,以项目成果质量为标准,努力做好研究中心的顶层设计,并通过建立有效机制广聚人才,通过广泛合作提高效率,最终在完成一系列高水平旅游学科科研成果的同时,造就一支深度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旅游学科团队,提升浙江师范大学旅游学科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浙中发展研究院】

  浙中发展研究院2015年成立,是金华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的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是浙江师范大学重点培育的三大智库之一,由原金华市长陈昆忠任院长。研究院的主要使命是协同各方研究力量,努力把研究领域做“特”、把学科平台做“高”、把理论研究做“深”、把社会服务做“强”,为地方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贡献智库力量。目前研究院有专兼职研究员30多名,驻院研究生20多名。成立以来,研究院围绕都市区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共同富裕和社会基层治理等领域,举办浙中发展系列论坛20余场,承接科技部、省委政研室、市委政研室和金华市各部门、各县市区委托的研究项目60余项,产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其中有部分研究成果要报先后获李克强总理和省委书记袁家军、省委副书记黄建发批示。

  【金华垃圾分类研究院】

  金华垃圾分类研究院于2019年由金华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和浙师大等高校共同设立。目前研究院专家委员会有常任专家16人,专家来自来高校经济管理、环境技术、法务政策、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教授、博士,各县市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负责人以及环保企业资深专家。金华垃圾分类研究院致力于建设为“产、学、研、用”于一体、别具特色的专业型科教中心,成为垃圾综合治理的“智囊团”。研究院整合了政府高校、社会企业的优势资源,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策划、宣传推广、业务培训等,对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研究,协助政府推动垃圾分类产业化的发展,全力助推金华垃圾分类工作,为全国垃圾分类创新贡献金华元素。

  四、研究生培养奖助体系

  学校层面建立了完善的多元化研究生奖助政策机制,包括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各类单项奖学金、三助津贴等项目。此外,学校特设学术创新奖、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基金、科研资助基金等,加大对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培育和奖励力度;启动“启航奖学金”、卓越研究生海外研修计划等,支持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合作研究(具体参照学校文件)。

  除学校提供的各类奖助学金外,学院还设有研究生成才奖学金,且每年资助一定数量的研究生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

  五、研究生就业

  我院近三年共培养毕业生163人,就业(包含升学)率为100%,就业去向以公务员、事业单位、科研高校单位为主,其中党政机关占比5.52%;高校及科研设计单位占比12.27%;中初等教育单位占比12.27%;升学占比4.29%。

  六、报名方式和考试安排

  1、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参见《浙江师范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http://yzw.zjnu.edu.cn/.约9月中旬公布。)

  2.考试安排(入学考试包括初试和试)。

  (1)初试: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①考试时间:待定,具体时间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为准。

  ②考试科目:见浙江师范大学研招网我院招生简章。

  ③考试地点: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的报考点指定的考试地点。

  (2)复试:由我校自主组织,时间、地点另行安排。

  复试内容:专业笔试、专业面试、英语口试、思政考核等。

  (3)录取:根据专业录取条件和考生志愿,对考生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综合考查、加权计分后,原则上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的考生,予以单独排序优先录取。

  七、招生咨询

  1、招生联系方式:0579-82298769

  2、招生咨询qq群:493329312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