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浙财大有支护水队,清理河道垃圾近百斤
2017-03-30 10:36: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赵蕾 曹诗佳 杜燕梅)近日,浙江财经大学师生参加了全省大学生“剿灭劣Ⅴ类水 共建美丽浙江”主题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其中有支WOWWorth Of Water)实践服务团队,他们之前就曾在台州市椒江区三甲街道进行过关于五水共治的调研实践。 

  WOW团队是由2013级公共管理学院规划专业的陈轩与八位同班同学在去年成立的,现今国家倡导五水共治,同时考虑到浙江台州在五水共治方面已经有了较好的实践工作,并且当地用水企业较多,水系又相对发达,于是在公共管理学院的辅导员杨文超的带领下,小组成员利用假期前往台州展开调查并净化河道,用实际行动助力“五水共治”,添彩“美丽浙江”。 

  多点走访采样,只为数据准确 

  为了能取得更加准确的数据从而使调查结果更具科学性,实践团采取从河岸、河中两种方式开展河道调查。他们不仅对水体状况、居民排污方式、河流景观的亲水性等展开调查,还船渡于河中对河道进行细查并分河段采样,对水的PH值、TDS等指标分析总结,发现当地的水源PH值呈碱性略高于正常值,同时水中溶解物的含量偏高,且从上游至下游呈增长趋势,深入细致的调查给水体评估提供了充足可靠的数据。 

  要想真正解决问题还需究其本源,实践团队在多点取水调查水质的同时,走访了当地多家企业和养殖户,调查污染的源头。小组通过各家工厂在生产材料、生产成品、用水用量、废物处理等方面的调查以及对工厂废水的采样分析,制作了详细的报告并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经过十多天的实地调研,团队成员根据对污染源的调查结果以及企业、居民用水现状,撰写了一份关于治水处理的倡议书,并递交给当地政府与社区。倡议书中不仅包括了如何提高居民水环保意识的建议,还包括如何建立一套企业水资源利用评估体系,以及政府本身应如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当地的水治理提出了宝贵建议。 

  清理垃圾、普及知识,动员广大群众参与水源保护 

      为了能够改善当地的水污染问题,小组团队经过调查取样和数据分析之后提出了防治结合的方法。他们进行了河道的疏通,将河道上的垃圾以及河岸垃圾进行清理,让河道通畅,每天小组成员都要撑着向当地居民借来的船在河道上打捞一整天,小组成员都需要轮换在河道上打捞六到七次垃圾,平均每天清理出来的垃圾数量有十斤左右,污染情况如此严重也让小组成员颇为震惊。 

      由此他们意识到最重要的还是提高居民们的环保意识,制止乱扔垃圾之类的行为。为了了解当地居民对环保的认知程度,小组成员自制调查问卷,走上街头,请当地居民作答。“我们沿着大街一路发放调查问卷,有些老人听不懂我的普通话,我们还请了当地的同学来充当翻译。”陈轩说,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无论其从事何种工作,所有的当地居民基本上都抽样调查了。 

  为了能向居民普及更多环保知识同时吸引当地居民的兴趣,团队成员们精心策划了一场文艺表演和知识竞答活动,在歌舞、小品等丰富的节目中进行对水环保的有力宣传,并通过游戏抢答来吸引人们。几十位居民都踊跃参与,现场气氛非常活跃,不少路过的人也都纷纷驻足观看。 

  在知识竞答结束之后,团队还为居民们发放了他们自制的宣传画,宣传画采用卡通水彩画的形式以污染前后的环境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并加以简单的文字注解,浅显易懂,受到了居民们的广泛好评。 

  我们通过表演和有奖竞猜这些有趣的活动来让人们了解浙江省‘五水共治’这一政策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效果很不错。”陈轩说,之前每走几步就会看到河道上漂着塑料袋、水瓶等垃圾,现在一眼望去都没了。“看到河道变得越来越干净,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不但接受了水情教育,了解了很多环保方面的技巧、知识,同时也锻炼了能力,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际中。 

  “五水共治不仅仅是国家的一项决策,更与我们大家息息相关。对于大学生而言一方面要对此多加关注,另一方面要结合自身实际多参与,并做好宣传和正能量传递。”公共管理学院的辅导员杨文超表示,今后还会开展一系列保护水资源的活动,形式也会更加多样化,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共同为“五水共治”添砖加瓦! 

  据了解,浙江财经大学之后还会组建百余人的河小二青年突击队,以控劣V类断面为重点,进行宣传劝导、护水哨兵、工程观察和科普教育等助推行动。同时,还将继续举办社会调研、实践服务、专题讲座等活动,坚持“立德树人”,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国家“五水共治”的号召,将环境保护与专业教学教育、志愿服务、核心价值引领相结合,在实践与活动中让大学生磨砺品行,提升自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