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浙江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实践团队五度走访宿舍 挖掘青春故事
2017-07-27 10:49: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实习记者 赵珺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黄佶滢)2017年6.22日至7.14日,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传播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五度走访文一路、文泽路两校区,通过对校友的采访、文献视频的查找,实践团队试图还原当时宿舍的原貌,挖掘那些青春年少的故事。

  宿舍,是大学师生除教学楼外所处时间最长,最包容文化的场所。数据统计,4年大学生涯内,学生大约有2/3的时间是在宿舍中度过的,那份由宿舍成员共同建立和长期形成的的宿舍文化也在发展中更新演变。

  120年来,浙江理工大学从丝绸工学院历经几度变迁,主校区从文一路到学林街,其宿舍也在不断变化。宿舍外的设施景致焕然一新,宿舍内的文化则一如既往的生动丰富。

  文一校区: 艰苦但记忆犹新

  实践团队首先到访的是位于文一路的浙江理工大学校区,也是2001年前的主校区所在地。目前校内的第一教学楼是文一校区仅剩一栋楼,建于20世纪50年代。在文一校区的采访中,学校安保人员对实践团队表示,他是98年开始在此工作,宿舍是在教学区北面靠河一边,男生宿舍与女生宿舍被马路隔开,分列在东西两侧。如今,从宿舍外出过河的老桥还依稀可见。实践团队查阅杭州市区1998年纸质地图,将当年的宿舍位置还原如下:

  实践队前往目标地点不远处的宿舍原址。原先的宿舍区域,现已被改造成了两块,一侧是绿化区域,中间间隔着停车场、篮球场、健身器材,而另一侧已俨然变成高耸的办公楼和居民住宅。

  第二周团队再次到访,退休老教师们在文一校区的老干部活动室里,进行了本学期最后一次集体活动。实践团队采访到了1976年就调来理工的张老师。“76年我刚来的时候住的是17号楼,共两层。那幢楼主要是提供给教工住的,但与一旁的几幢学生宿舍没有差别。我现在记忆犹新的是,那时候一到冬天,挂在厕所里的毛巾就会结冰。”据张老师回忆,那时的理工宿舍楼多为两或三层楼的矮房,每一层有公共的盥洗室与卫生间。每间寝室有五个上下铺,住宿八人,一个上下铺专门用来堆放行李箱或其他杂物。两排上下铺中间还有四张桌子并成一列,较小于课桌,因桌面狭小难以同时满足八人的学习需求。过因为没有独立的卫生间与阳台,盥洗室门前常常排起队伍,洗完衣服也只能晾在走廊外的杆子上或是寝室的小窗外,但到了下雨天就没有办法了。那时候洗衣服得指望着天气。七八十年代,学校周边没有可以提供食物或是生活用品的小店,吃饭只能在食堂解决,去的晚就没什么菜了。因此,若室友要晚归,带着他的铝饭盒帮他打饭是很常见的事。

  曾经参与过学生工作蒋老师补充:那时的每个寝室得轮流打扫楼道,不像今日全由清洁人员包办,校团委的人也会定期检查各寝室的卫生,卫生状况较好的寝室将会获得流动的小红旗。“我现在还记得学生们获得小红旗时的笑容,都为自己寝室获得荣誉而高兴。”

  下午,在与退休老教师的集体聊天中,一些较为年轻的老师为实践团队呈现了90年代理工宿舍的另一翻景象。1992年房改前,教师宿舍在校区内部,与学生宿舍紧挨,房改后,教师住房不再是多人间宿舍,而是采取了分房福利,分配的房子位于校区西面不远处的翠苑校区,骑自行车上班大约需要10分钟。此时的学生宿舍的条件也略有改善:宿舍8人间已变为6人间,不过仍然没有空调、独卫、热水器等设施。“阳台都是公共的,分布在楼的东西两侧。公共洗澡间也在寝室楼的外部,洗澡是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因为当时男女生洗澡的日子得隔开,一天男生洗,女生只能等到另一天再洗,开放时间也是固定的”李老师表示。

  也许,三十年前的某个夜晚,在文一校区宿舍里,住在同一寝室的六个人分别在各自忙着自己的事,两位正在中间的小桌上下着象棋,身旁各有一位帮衬。有一位在床上看书,一位刚打完篮球归来正在盥洗室门前排队。另外两位在从教室自习完回来的路上,他们留在寝室里的铝饭盒里有着室友帮忙打好的饭,仍保留着温存。

  下沙校区:幸运且心存感激

  2001年,浙江理工大学主校区从文一路搬到下沙,宿舍也从校园内部搬迁至校园外部。

  根据实践团队调查档案馆文献显示,在第二校区的建设规划中,拟估算招收本科生3500-4000人,学生宿舍规划占地面积22750-26000㎡,宿舍人均占地面积6.5㎡,生活一区、二区、三区都在建设规划内。根据宿舍管理科提供的资料,在最初规划期,根据房间大小、朝向设计了不同的户型,其中包括:上床下桌三人间户型、双人组合间户型。三人户型中配备阳台、三张双层床、矮柜、琴式椅、方桌、方凳。在双人组合间的规划中,房内配备两张标准床、床头柜、两个衣橱、两个鞋柜,两张工作台和书架。后期,在实际建设中,由于大学扩招,学生数量猛增,上述户型演变成目前普遍的4人、5人间宿舍。

  实践团队采访了理工大学的辅导员校友们,他们对于搬迁后的新校舍均“含情脉脉”。

  朱何璇辅导员是浙江理工大学2008级校友。“当时我是第一个搬进去的”朱老师回忆起2008年刚入住理工寝室的场景。“4人寝,独卫,大阳台,空调、热水器等设施一应俱全。这也是我最满意理工寝室的地方。”根据朱老师的回忆,2008年的理工宿舍与现在的差别不大,只是热水器还不是空气能。寝室为4人寝,上床下桌,空调、热水器,独立的卫生间和大阳台,宿舍宽敞明亮,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同时,生活也舒适惬意。“宿舍外部环境变化也不大。原来有个小吃街,后来没了。”

  经济管理学院的辅导员吴玮老师专门负责学生宿舍工作事项,她表示学校的住宿管理其实是很重要的,学生每天都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总希望自己在温馨快乐的环境中结束一天的忙碌生活。“我选择留下,宿舍管理真的很重要。真的我在这儿觉得大多数的孩子们都很善良,很多宿舍问题都能够自己解决,碰到棘手困难的问题也能自己化解干戈,找老师的时候我点拨几句她们就冰释前嫌了,这点真的让我很省心。”吴老师管女生宿舍较多,生活在一起久了女生之间总会有些磕磕碰碰的,然而一个好的寝室氛围能够让人每天都有充分的精神去面对生活中的起起落落。

  现任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辅导员的吴哲萍老师曾是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的学生,距离她毕业的时间并不很久,她对理工的感情很深,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宿舍。吴老师坦言寝室分配全凭缘分,大家因为缘分被分配到一起,又因为日夜的相处磨合而变得更加亲密。诚如是,好的舍友能够在与你一同走向成功的路上互相搀扶,披荆斩棘地带着你迈向胜利的彼方。

  “和谐、文明、家文化”,是宿舍的关键词,当宿舍遇上大学师生更多了份朝气、蓬勃与跃动。每个宿舍都有故事,每个故事都是我们青春中深深浅浅的印记,踏入社会后回首,宿舍将会是承载梦想的最初起点。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