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第35个教师节特别策划之Yan师】“严师”:用爱温暖丹寨
2019-09-09 20:38: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感谢组织的信任与鼓励,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感谢温暖有爱的城关一小,感谢大力支持的滨和小学,感恩所有关爱我的人,特别是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家人。我一定不负期望,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在教育帮扶的大道上,为黔东南教育贡献力量。”这段话,是杭州市滨和小学贾风华老师在获得黔东南优秀支教工作者后,在朋友圈说的一段话。

  1995年参加工作的贾风华,至今已有24年教龄,而支教一直是萦绕她心头的一个梦。当听说有到贵州支教的消息,她第一时间向学校报了名。2018年7月1日,贾老师怀揣着梦想和希望,带着婆婆和孩子踏上了去贵州丹寨的征程。

  “严师”:杭州市滨和小学贾风华 24年教龄 黔东南丹寨支教1年2个月

  用爱温暖丹寨

  “爱,是全部教育过程的主旋律”是贾老师的教育格言,在丹寨支教的经历,更深刻地诠释了这一教育理念。

  在进入丹寨县城关一小的第一天,贾老师了解到,学校编制极其紧张,学生多、班额大,老师工作任务较重。于是,她主动承担起了一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并兼任音乐和美术老师。贾老师说:“在我看来,课堂是我的阵地,教书是我的使命,能为学校老师们减轻点课时负担就是最好的帮扶。”于是,她成了一名一线教师,用十二分的热情,一头扎进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中。

  深入一线之后,贾老师慢慢发现,教学中的重重困难迎面而来——班额巨大,平均每班在60人上下;教学无助,很多家长都外出打工;学前薄弱,孩子们几乎都是零基础……这些都是城关一小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然而,在众多问题当中,有一个细节戳中了她的泪点。

  有一次上课,贾老师伸出一只手让一个孩子数数。她问道:“这是几?”孩子一个一个摸着她的手指数过来,然后很认真地说,“老师,是6”。就是这样一个小细节,让贾老师久久不能从复杂的心情中解放出来。“那一刻,我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有崩溃也有心疼,孩子这样的状态打破了我对学前认知的底线。这个孩子并不笨,他只是缺少应有的启蒙。”贾老师说。

  丹寨当地,留守儿童很多,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孩子大多由爷爷奶奶抚养,但祖辈文化程度低,孩子的学习基础也十分薄弱。留守儿童爱的缺失,知识的贫瘠,让贾老师更加坚定了刻苦教学、教育帮扶的决心。

  课堂上,她深入地探索适应当地学情的教学方法,面对底子薄弱的孩子,她一次又一次地倾心讲解;生活上,她利用下班时间挨家走访,和孩子的监护人沟通,介绍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推荐优秀的教育书籍,指导他们辅导孩子学习。“因为家访,我慢慢走近学生,了解了他们的家庭状况,教学上更加有的放矢;因为家访,家长和孩子也了解了我,对我更加地信赖和支持。”贾老师说,她作为支教老师和一名共产党员,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是必须的。“不管是教学业务还是学校工作,我都应该走在前面。”正因如此,在上学期丹寨县的教学统一检测中,她带领的一年级数学组取得了十分骄人的成绩,包揽了全县前三名。

  作为支教学校的副校长,贾老师除了为城关一小的学生带来了改变,也为教师团队带来了不少干货。她经常给丹寨的老师们开课讲座,用大量的课堂案例传播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她积极协调联络杭州优秀教师到丹寨送教,开阔当地老师的视野;她还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大力推进“书香午读”活动,在全校范围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她还积极将杭州家校共建的优秀经验进行分享,传递家校合育的新思路和育儿新理念。

  贾老师平时展现在孩子和丹寨老师面前的多为做人、做事的认真严谨,其实她的内心与她的笑容一般,温暖而柔软。在她的不断努力下,丹寨的孩子们不仅与滨和小学学生结对,滨和的爱心家长还给当地孩子邮寄月饼、送冬衣、赠礼物。

  值得一提的是,贾老师还与浙江的爱心公益组织联系,用实际行动为两地的交流架桥铺路。近一年中,针对城关一小孩子们的爱心捐助源源不断。经她联系的各项帮扶金额已累计达八万余元,为城关一小捐赠的图书多达2000余册,专门用于奖励各个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孩子。

  2019年元旦前夕,丹寨23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孩子,更是收到了贾老师为孩子们争取到的一份新年大礼——每个孩子都拿到了浙江“爱心公社”送来的、装满了各种学习用品的爱心书包。

  在第35个教师来临前夕,孩子们为贾老师录制了教师节庆祝视频,其中有一个孩子的发言让她印象深刻,“孩子说,老师,感谢您让我爱上了看书。这句话让我无比感动,仿佛一切都是值得的。”

  “从来没有想过,我能够有幸将个人命运与祖国扶贫攻坚这样的时代使命连接在一起。扶贫先扶智,为黔东南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非常光荣的。困难是暂时的,支教的价值和意义却是永久的。”贾老师表示,如果家庭情况允许的话,她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在支教帮扶的道路上。“物质上的匮乏不是最可怕的,精神上的贫瘠才是真正阻碍孩子们前行的。“她愿做一盏明灯,用知识和爱去帮助丹寨的孩子,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大山。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