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浙商大“小水滴”汇入治水洪流
2017-04-05 10:31: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陈显婷 通讯员 房敏捷) 2月底,我省发出“以铁军精神全面剿灭劣Ⅴ类水”的动员令,治水向全面全覆盖的更高层次推进;说到“污水共治”,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除了首席专家团,还有全省高校的年轻人。在浙江工商大学,就活跃着以“小水滴”青年志愿服务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团体为首的青年们。 

   “小水滴”不简单,环保经验丰富 

   PH、浊度、溶解氧等数据,要等水样拿到学校实验室后才能测出,一般需要半个上午时间。我们会把水质报告交给开发区相关部门作为参考数据。”金泽雨是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小水滴”青年志愿服务队的一员。33,她与“小水滴”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其他队员抵达下沙银沙渠,用取水器取走了10份水样标本,并且现场记录着水温等数据。 

  别看金泽雨年纪小,在参与环境保护公益活动上,她可算是“老司机”了——在下沙就读三年的她,已经穿了三年“红马甲”。 金泽雨告诉记者,自己学的是环境专业,能参与这个志愿服务,算是学以致用,能发挥所长。 

  “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助力科技治水 

  据悉,环境“小水滴”青年志愿服务队是一支老牌服务队。从2009年开始,坚持走进区内小学、社区,设置环教课堂,面向公众进行环保知识普及。服务队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师生和市民对于环境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志愿者们将更加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为建设美丽浙江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除了“小水滴”,浙商大还有全国首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记者了解到,该校以“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为抓手,打造全省治水样板学生科技团队。先后建立10支科技创新卫星团队,在“五水共治”、“雾霾防控”、“农村污水处理”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承担了多项重大研究课题,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数据和研究成果,为我省“五水共治”工程的顺利推进助力加劲。 

  “学术范”与“接地气”兼得 

  浙商大艺术与设计学院的环境设计系,则让治水在年青人的操作下具有“接地气+学术范”的新内核。“我们专业近3年的毕业设计课题,要求学生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对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与提升等方面作较深层思考和探索。对。以丁少平等老师指导的几组‘下沙候鸟式城市改造’毕设主题研究小组为例,学生们以改善水环境为目的,利用水生植物、水生态净化系统的设计等手段,探索城乡水源治理的方法。学生们的很多方案都有一定的可借鉴性。”王丽云是浙商大硕导、浙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硕士生校外协助导师,也是环艺专业毕设主题策划与组织的主要负责人。 

  大三的环设1401班的胡飒和大二的环设1501班的张清江在参与永康水库治理咨询项目时,就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我们有幸跟随王老师参与一些实际的社会服务项目,尤其是能接触到一些类似‘五水共治’这样的重点工程,有点小自豪。比如这次水库改造咨询项目,王老师指导让我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解决水污染的问题,让我们思路大开。这次的项目考察和交流让我知道了在课堂中做的方案和实际做方案是完全不一样的,你要更多的考虑现实问题而不是仅仅为了美观 。我们可以通过专业知识来为当地领导解决问题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 

  未来,浙商大还将持续性地开展系列活动,助力剿灭劣五类水。通过专业学科知识,做好河道监督员、宣传员、记录员、实践员、研究员等多项工作,让学生们在参与中受教育,在实践中切身感受治水工作。 

  “五水共治”是高校学子参与实践的大平台,青年人深入“五水共治”的火热一线,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用实践行动助力治水,让青春的脉搏和时代同频共振,这样的青春才能闪亮,这样的青春才会无悔。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微信图片_20201217163819.jpg
微信图片_20201112090002.jpg
微信图片_2020110617184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