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纪录片首映礼开到课堂上 浙商大新闻系教改:用纪录片讲好“浙江故事”
2017-12-10 20:29: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房敏婕 李熠璇 摄影 翁钦仪)当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民间曲艺、千岛湖移民、卖菜夫妇的日常等内容共同讲述的“浙江故事”一齐出现在浙江工商大学课堂上,当纪录片首映礼首次开到课堂上,这些内容不但让大学生们眼前一亮,也更意味着浙商大新闻系的课改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学生当导演,课堂变成首映礼

  12月7日,由浙江工商大学新闻系主办的名为 “微视角,大情怀”原创纪录片首映活动举行。此次展映的四部作品《指尖艺术,剪纸成画》《小热昏:说不尽的杭州腔调》《邵长华》和《两个人的菜摊》,全部由学生自编自导。四部片中,有三部是新闻1501班的学生自主创作,一部由新闻1401班的学生和小伙伴共同创作。

  而在评委席中,不但有学校领导、系主任,还从《杭州日报》、著名的视频出品方“二更”请来了专业导演、摄影人,让这次首映礼专业性更强、含金量更高。

  首先登场的是《指尖艺术,剪纸成画》。浙江桐庐被命名为“浙江省民间剪纸之乡”,《指尖艺术,剪纸成画》就从浙江桐庐的胡家芝剪纸艺术馆开始说起,通过对其历史、作品的介绍,将桐庐剪纸的整个历史沿革和发展历程呈现在观众眼前。

  片中展现了桐庐著名的剪纸艺人华金娟老师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将剪纸艺术与当代题材进行融合,让桐庐的剪纸艺术在新时代也大放异彩的创新过程。校党委副书记李军认为,这部纪录片情感细腻,将桐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镜头记录的方式推向社会,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发扬的作用。

民间剪纸艺人华金娟在镜头下

  唱“杭州腔调”,展人文关怀

  名为《小热昏:说不尽的杭州腔调》的纪录片引起了现场观众评委的极大兴趣。小热昏始于清光绪年间,是广泛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传统吴语曲艺谐谑形式,又名"小锣书",俗称"卖梨膏糖的",是一种马路说唱艺术。“小热昏”本意是一个人因发高烧热昏了头而胡言乱语,以该词汇命名的曲艺则是“满嘴荒唐话”的说唱艺术。目前有部分“小热昏”演员活跃在舞台上,但大都年事已高,急需培养接班人,且大量传统曲目也需要记录和整理,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正是从引起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的角度出发,《小热昏:说不尽的杭州腔调》不仅向观众传达了一种民间艺术的历史,更通过采访三代“小热昏”的传承人,展现了“小热昏”的具体表演形式与其在当代的传承情况,诉说这部片子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在“小热昏”这种看似即将消失的民间艺术中,包含着说不尽的杭州腔调。

  顾敏雅同学是主创人员之一,她说:“虽然拍摄过程中,早起采访、熬夜剪视频,成员们也一直在奔波,但能通过片子展现‘杭州腔调’,使大家关注民间曲艺,再累,我们也觉得值了。”

在菜市场拍纪录片

  课改走向社会,讲好“浙江故事”

  作为本次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浙商大新闻系主任李蓉老师在谈到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时说,这是课改成果的一部分,“《纪录片专题研究》这门课我上了七年,一直在探索怎么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我一直思考纪录片如何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服务地方经济,讲好浙江故事。今年能够在这里举办这样的首映活动,是我多年的心愿。”

  走出教室,把镜头对准浙江大地;回归课堂,把纪录片呈现给师生,让众多参与拍摄的大学生们学会用“第三只眼睛” 发现浙江、纪录浙江,这正是浙商大新闻系教改的核心。杨妍同学说:“短短10分钟,承载着我们小组全体同学的努力。很开心可以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的作品得以呈现,得到院校领导以及业界人士的观赏点评,得到了很多中肯的指导与建议,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鼓励。”通过纪录片的摄制,大学生们对家乡、对浙江爱得更深沉。

  通过嘉宾投票,《小热昏:说不尽的杭州腔调》斩获最佳原创纪录片奖,《邵长华》《指尖艺术,剪纸成画》和《两个人的菜摊》获得优秀奖。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微信图片_20201217163819.jpg
微信图片_20201112090002.jpg
微信图片_2020110617184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