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志愿指导 | 徐明伟:高考志愿填报,找到契合点和平衡点
2022-06-17 08:34: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浙江万里学院招生办副主任 徐明伟

  高考结束后,对考生来说最重要的事就是志愿填报。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志愿填报十分重视,但又比较迷茫,感觉无从下手。一方面考生对自己的特长、爱好不甚了解,或者说是对自己未来发展和选择还没有深入地思考,因此很难做出较为准确地选择;另一方面是考生对大学、专业比较陌生,对大学人才培养、就业、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了解。

  报考志愿除了与分数有关,最重要的是在分数、个人特点、学校专业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契合点,如何结合自己的分数更好地在选学校与选专业之间找到平衡点。志愿填报是个性化选择,适合别人不一定适合自己,如果能提早确立比较明确的专业兴趣或者职业发展方向,使志愿选择更科学,将来发展一定也会更顺畅。

  明白了高考志愿填报实质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契合点和平衡点的本质后,在厘清思路中紧紧抓住这些影响因素,考生再从自己的内心需求出发,做好自己的学涯规划、职业规划、人生规划,适当了解大学和专业,认真分析往年录取数据,应该就可以找到自己的理想学校和专业,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1.理思路,明方向

  在高考结束后,考生与家长就应该开始为志愿填报理清思路,或者说做好考生的人生规划或职业规划或学业规划。即理清为什么读大学?怎样读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还是就业?今后想在哪些区域发展?在哪些行业从业等。理清了这些思路,也就基本明确了志愿填报选择哪些区域和城市的高校,选择什么层次的高校,选择哪些专业。

  2.找对标,定草案

  在有了较清晰的思路,明确了求学方向(城市、高校、专业)后,从网络上收集近三年各段的投档线,按位次号按降序进行排序,以筛选的方式删除不符合自己要求的院校和专业。当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就可以在表中找到自己对应位次号的位置,向上挑择40-60个自己喜欢的院校专业志愿,再向下挑择60-90个自己可以接受的院校专业志愿,从而形成100-150个志愿的填报志愿草案。

  3.重策略,谋突破

  在选考科目限制的专业选择上,要确定优先顺序。建议顺序:要求三门选考科目>要求二门选考科目>要求一门选考科目>要求选考科目二选一>要求选考科目三选一>无选考科目要求。并且在六门选考科目中,可以分别确定优先顺序,如物理设为最优先级,其次化学,等等。根据这一选考科目确定的优先顺序,考生和家长再对原来确定的填报志愿草案进行排序和删减,甚至还可在原排序表中,再向上选择几个冲刺型的志愿。

  高校当年新增专业,也是志愿填报必须要考虑的一大要素。因为新增专业没有往年录取数据可供参考,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如果仅仅参考往年的录取数据,就非常容易被忽略,这也是各校新增专业往往录取分数偏低的原因。因此,适当重视选报新增专业,也可能会取得新突破。

  中外合作院校和专业,也是今年低分考生上好大学的突破口。因为受疫情及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影响,近两年中外合作高校或中外合作项目普遍降温,今年虽然可能会有所回升,但也不容乐观。其实有些高校中外合作招生专业,进校后是可以转专业到非中外合作专业的。因此,这应是一个捡漏的方式,当然如果要选择某高校的中外合作项目,一定要提前咨询该校中外合作专业转专业的详细政策。

  4.究细节,保成功

  在基本确定志愿填报的院校与专业后,考生还应逐个查找相关院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各高校、各专业对外语语种、身体状况、性别比例、单科成绩等是否有特殊要求,对照自身是否符合有关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就应该删减相关的志愿。只有符合要求才能避免投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重视招生计划的变化,可以避免考生掉坑。各专业录取分数容易受招生人数的影响,因此考生在志愿填报时,要善于对所选择志愿的招生人数进行往年与今年的比较,从而评估分数(位次)可能地变化。

  经过以上四步,考生基本可以形成自己的80个志愿了。这时,再根据“冲、稳、保”原则,依据考生的规划、兴趣、特长,在保持一定梯度的情况下,对80个志愿进行排序组合即可。根据近年来考生志愿填报与分数的契合度越来越高的特点,建议冲稳保按30:30:20的比例进行选择。

  总之,志愿填报不难,关键是考生要知道自己要什么。相信考生以认真的态度,合理的定位,科学分析各高校和专业往年录取数据,详实了解高校和专业的特色,找到影响志愿填报各方面因素的契合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平衡点,科学填报,一定会被自己心仪的高校与专业录取。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2-06-16 11:42
zy
中国教育在线 2022-06-15 11:33
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