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美丽乡村进课堂 童心造物引共鸣 杭州市周浦小学开展PBL项目制美术课程
2022-11-23 10:26: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占尘雪 通讯员 陈子恒)“我觉得我们村还是很洋气的,特别是周末,来喝咖啡的人很多,所以我特意加上了咖啡标志。”杭州市周浦小学四(1)班的学生陈玺竹自豪地说道。日前,杭州市周浦小学的四年级以美丽乡村为题材开展了PBL项目制美术课程。

  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课程教学改革的优秀迭代方案,已经在浙江省特别是杭州市西湖区内开始推进与实践。此次课程中,杭州市周浦小学美术教师陈子恒鼓励同学们走进西湖区双浦镇的美丽乡村考察地方特色,并由孩子们亲手设计、制作与改进美丽乡村地标作品,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和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通过审美感知与文化理解,培育学生热爱乡土的情感。

下杨村手工地标作品


下杨村实地考察

  深挖乡土文化素材,将美育播撒课堂     

  西湖区双浦地区自古以来水土肥沃,物产丰富,为江南的鱼米之乡,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美丽村落,许多村落都拥有自己的独立乡村形象地标。在上这堂课以前,杭州市周浦小学的陈子恒老师率先考察了周边具有标志性的村落,并根据班里学生们的居住情况将他们分为7个小队,每个小队在家长们的带领下,于周末前往周边的美丽乡村进行仔细探访,并向身边的家长、村民了解村名、地标背后的故事以及相关的文化传承,例如杭江村自古以来就有“耕读杭江”的传统美德。

  随后,队员们根据自己的想法与理解画了改善的草图、撰写了调查研究报告。


杭江村实地考察


桑园地村、杭江村调查报告


桑园地实地考察

  在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后,孩子们重回美术课堂,在陈子恒老师的讲解与示范引导下,每个小队的孩子们了解了地标的组成部分、形式上的内在美与外在美及设计制作步骤,思考了如何让自己村的地标模型更加美观。并运用老师提供与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动手制作。最后,一件件精美、别具特色的地标模型呈现在了课堂之上。

  张凌暄介绍道:“我们利用压缩泡沫、彩泥、PC管、卡纸为主要材料,一纸一剪、一笔一画将地标建筑用手工作品完美呈现。”

  “村头古朴的地标展示出了村里的宁静祥和。我们几个在妈妈团的帮助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凑齐了材料,搭起了神似的地标模型,石墙、门槛、装饰一一对应,简直就是等比例缩小版。模型上那朵小莲花就是出自我的手笔,画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出村里美丽的荷塘,。” 朱一欣同学说。

课堂作品展示


邀请每位“小村长”介绍本村地标作品

  地标作品获肯定,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次美术公开课,孩子们都成为了“小小设计师”,从实地探访,到临摹地标,改造草图,制作地标,加上自己的创意,每个过程都是不一样的美术课体验,孩子们也在这个过程中重新了认识了自己熟悉的土地,更加地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

  四(5)班的学生葛思怡说到:“美术陈老师的公开课让我更加了解家乡各个村的地标特点和人文历史。正如习主席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后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保护生态,让我们家乡变得更加美丽。”

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讨论制作地标模型

  不仅如此,陈老师还让孩子们带着自己小队的作品来到当地村委询问村干部的意见。这些作品也受到了村干部们的一致好评。陈玺竹同学说:“他们对我们作品十分肯定,认为我们做的非常好看,给到我们很大鼓励。”

  “我是真的没想到孩子们做的还原度那么高,这个标识牌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它也是一个乡村人文特色的缩影,承载着乡村的文化内涵,希望更多的人能被它吸引到,继而走进我们村庄里来。”下杨村党总支余华琴表示。村干部们也希望下次在设计地标的时候,能邀请孩子们一起参与讨论,再次制作模型。

孩子们采访下杨村美丽乡村干部


孩子们采访桑园地村干部

  城乡共研新地标,双浦风光美名扬

  此次活动除了在杭州市周浦小学开展以外,此前,陈老师还将这堂课带到了周浦小学的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杭州市竞舟小学执教,让城里的孩子们也感受到了双浦乡的美丽乡村特色,并在周浦小学孩子们作品的基础上继续深度改进,让地标更加地完善和饱满。

  据了解,这样的课堂还直播连线了远在3000多公里外新疆阿克苏地区的1400多名师生,他们与竞舟小学的孩子们一起共同聆听了《美丽乡村新地标》这堂课,从课堂中认识到杭州市西湖区除了西湖以外,还有双浦这片美丽的土地。


新疆阿克苏地区师生线上聆听《美丽乡村新地标》


杭州市竞舟小学学生参与地标制作

  陈子恒老师表示,此次项目制学习活动的开展非常的顺利。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推广双浦地区优秀的乡土文化与传统文化,还能通过校内外与线上线下的展示来增强孩子们的参与感与自豪感,让乡村美育更好地播撒进我们的城乡课堂。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358981171 2022-09-27 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