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编辑 邱彬鑫 通讯员 林瑞)9月15日,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院长沈旭东、副院长何丽红及全体小学教研员来到德胜小学指导。他们深入各学科常态课堂,集体调研,精准把脉,为进一步推进各学科课堂改革,促进学校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在调研活动中,各学科教研员深入课堂教学一线,通过随堂听课、学科组交流、教师座谈、备课本和作业本检查等形式多样的教学调研活动,全面深入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和新课标新教材教学推进工作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各学科教研员对每一位授课教师进一步精准诊断、精确指导,提出了诸多教学教研问题的新思路和策略,促进学校教学提质增效。
本次调研组一共听了33节课,参加了14个学科的座谈交流。
下午,调研组在德胜校区三楼会议室召开调研工作汇报会。会上,德胜小学校长钱娟萍对调研组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针对学校落实“拱•有优学”总体情况作了详细汇报。钱娟萍重点从学校基本情况、推进规范课堂、作业设计与实施、教研组建设与优化等四方面介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对学校发展的不足与机遇提出了未来工作的思考。
调研组对此次调研活动进行集中反馈。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董诞黎老师首先肯定了授课教师教学目标精准,教学层次分明,学生的学习常规非常好。董诞黎提出建议:要加强积淀,打实基础,完整准确地呈现课堂信息;在把握好知识技能学习基础上,重视价值观引导。
劳动与技术教研员陈莹老师表示,作为大运河劳动教育共同体成员学校,德胜小学对劳动教育一直非常重视,并在城区小学场地局限的实际上有很多行之有效的举措,期待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进一步拓宽创新。
语文教研员汪燕宏老师作为代表发言。她说,第一次来到德胜小学,感受到学校语文教研团队教师素养高,对语文教学的热情很高,教学研究氛围浓,教学教研的面貌有新意。听课过程中,六位老师呈现了低、中、高三个学段不同的特点,汪老师给予了表扬和中肯的建议:低段老师细腻投入,但在课堂教学实施中体现出的设计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尤其是明确每个环节的目标指向,要单一聚焦,这样才更有针对性,其次要注重环节之间、板块之间的过渡,使任务群有关联,增强逻辑性。中段老师都能关注儿童散文的文体特征,进行教学策略的优选,高段老师对教材解读不仅精准,还做到厚实、广博。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加强新课标学习与理解,积极探索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新样态,将情境、任务、资源整体考虑,从任务完成和活动的进程来思考学生的学习。其次要进一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式的发现学习,变牵引式教学为帮助、指导和促进学习活动,坚守儿童立场。
英语教研员凌霄燕老师作为代表发言,凌霄燕认为,从两节课中都能体会到团队的力量,设计的精巧,老师的用心,学生的热情。凌霄燕指出,德胜小学的英语教师有单元整体的意识,但在单课教学时候,还没有把主题意义融入其中,建议先根据学生需求,确定适合的主题,在主题的统领下形成单课的教学。
美术教研员吕纯滨老师首先肯定了两位执教老师都有扎实的基本功,精心的教学设计,有效的师生互动。吕纯滨表扬学校美术教研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大单元学历案设计,有思考、有探索、有行动。最后,吕老师还对学校家校共建,支持美术工作开展给予肯定,学校通过各类活动、比赛提高学生、家长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值得推广。
信息科技教研员蒋先华老师表示,两位执教老师能将教研活动中习得的理念、知识、技能融入到课堂教学,面对新课标、新教材,要有自己的理解,还可以在校本研修时间,将最新的信息技术传授给全校教师,提高全校教师信息化能力,为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好排头兵。
科学教研员叶晓琳老师指出,执教的两位老师都选择了经典的实验课,两位教师的组织井井有条,学生有序地理材料,有序地开展活动,有序地交流汇报,说明平时的科学教学当中,老师们的课堂是扎实有效的。叶晓琳认为,两位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张弛有度,能紧紧抓住主体问题,开展深入探究,这也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是相一致的。最后,叶晓琳提出建议,学科组的教研以学校校本研修主题为纲,具体研究点切口要小,分解要细,结合本学科特色真正落地。
数学教研员孙钰红老师作为代表发言。她指出,学校数学教研组的四大优点:教研氛围良好,教研主题清晰;整体解读教材,目标定位准确;精心构思板书,清晰呈现结构;学生善于质疑,交流主动自信。在肯定的同时,孙钰红也给出了建议:课堂教学应在聚焦学生困惑中有效突围;教师可针对学生共性问题,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在编写单元学历案的过程中,加入学情研磨板块。
教育研究院评价部主任、特级教师王自文老师高度赞扬了学校对本次调研活动的重视。本次调研的主题是推进教学研高质量发展,王自文提出首先要理解当下的三个大背景:一是“双减”背景,二是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新样态的探索,三是国家提出要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王自文认为,教师还要理解当下课堂的三类学习,即主动学习、深度学习、共同学习。今后学校教学工作在看准的基础上还要再开一点、广一点、高一点。
何丽红副院长首先对学校浸润式的教学管理表示肯定。她认为听取的三节课总体上跟现在的新理念、新教学是完全结合;与新课标倡导的课堂的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完全融合;学生实践活动非常明显,师生互动和谐自然。何丽红认为,基于德胜小学办学浓郁的文化积淀、丰富的人文资源,学校在坚持做好文化育人的同时,把课程育人作为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在新理念落地的实践过程中,面对问题要善于梳理,勇于迎难而上,积极面对解决。
沈旭东院长做总结发言。他欣喜地发现,学校“万物育德,人以德胜”的办学理念已被社区采纳并推广,这就是学校办学理念被认同和学校影响力的体现。沈旭东指出,在学校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从教育规律,学生的发展规律,规范课堂,关注教学质量,重视多元评价,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努力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拱∙有优学”好学校。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学海无涯,永不停步。此次区教员研究院研究员们到德胜小学零距离“传经送宝”,让德胜小学的教师们明确了存在的问题,还提供了良方,为今后的教学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德胜小学全体教师将会认真领会,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实现教育教学的新突破,在教学路上不忘初心,不断学习,共同进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带给学生更有深度、更有收获的课堂体验。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