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专家解读 | 叶传华:高职提前招生报考建议
2022-03-14 09:51: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高职提前招生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综合评价、提前择优录取为途径,探索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有效形式,是国家教育考试的组成部分,是我省高考四种选拔录取模式之一。为更好帮助考生做好报考,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梳理,并提出报考建议。

△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智库专家团专家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处处长 叶传华

  一、综合评估,理性选择

  1.综合评估学业成绩。高职提前招生已录取考生不再参加当年后续各类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在报考前需综合评估自己的学业成绩。普高考生一般成绩在一段线左右或一段线以下,或高中学考成绩C和D偏多,或成绩不理想但有相关素质特长,或成绩不稳定等情况,报考高职提前招生,往往可以在比普通高考低几十分的情况下进入到理想的学校,选择满意的专业。单独考试招生考生一般成绩达不到本科招生专业录取分数要求的,也建议报考,给自己增加一次录取机会。

  2.理性选择报考专业。专业没有好坏,只有适不适合。考生要有合理的自我认知,要根据自身特长、兴趣爱好、职业规划和就业方向,结合高中段学考成绩和模拟考试成绩等因素,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由于每个考生可报考高校不超过5所,因此在选择报考学校时,考生要结合成绩综合评估学校报考要求、往年报考人数和录取情况,有针对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建议根据自已实际情况学会合理取舍。

  二、研读章程,掌握信息

  1.熟知报考流程。高职提前招生统一实行网上报名,报考流程一般为网上报名(含院校和专业志愿填报)、报名资格审核、考生入围、现场确认、学校综合测试、公布拟录取和备录取名单、进入拟录取考生网上确认、录取考生公示、寄发录取通知书等环节。不同学校具体要求和细则上会有所调整,比如有些学校需要邮寄纸质材料有些不需要,有些直接采用网上确认不再组织现场确认,有些需要先参加学校初试后再参加综合测试等,具体应认真阅读报考学校的招生章程,严格按照章程规定流程办理,以免错失机会。

  2.关注各环节时间节点。高职提前招生各环节均有时效性,如报名时间、佐证资料提交时间、网上确认时间、测试时间等,考生应根据章程所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操作,逾期就无法进行。在报考高职提前招生后,考生除参加学校测试外,其他时间应保持通讯畅通,并在各环节期间关注学校招生网站各类公告。各高校综合测试时间相对集中在四月中下旬两周内进行,同一个时间段会有多所高校进行考试,考生要合理选择,避免报名后因测试时间冲突无法参加考试而浪费了报考志愿。

  3.分析学考科目和成绩折算。综合成绩由高中学考成绩(中职考生为职业技能考试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含素质特长项、中学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折合而成,其中高中学考成绩(中职生为职业技能考试成绩)占比一般不低于综合成绩的50%,计入综合成绩的学考科目为5-10门。考生可比对各高校的招生章程,选择相对有利于自己学考成绩折算的学校进行报考,以提高入围和录取机率。

  4.了解综合测试形式。综合测评一般采用笔试、面试和操作考试等方式,普通高中考生重点考核职业适应性,中职考生重点考核文化素质。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测试的形式、要求均不相同,考生需要认真阅读综合测试规则,了解测试形式、测试时间、测试内容,尽量选择自己相对擅长的测试形式报考,同时了解测试内容,有针对性做好备考准备。参加学校测试前,考生应细读考生须知,带齐相关证件和测试用具,提前到达指定测试地点。

  5.熟悉录取规则。一是了解所报专业有无单科成绩限制或体检受限情况,如存在此类情况,该专业需要规避报考。二是了解可以选报几个专业、各专业录取比例及总分相同情况下排序规则。三是高职提前招生实行一档多投、双向互动选择,在高考前录取。

  校考结束后,考生可能被多所学校“拟录取”或被不同学校确认为“拟录取”或“备录取”或“未录取”。高职提前招生录取时间全省统一安排在五月上中旬进行,“拟录取”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服务平台,选择一所被“拟录取”的学校专业进行确认;“备录取”的考生须在前一轮“拟录取”考生放弃后,所缺名额从“备录取”考生中按顺序号依次递补为“拟录取”对象,才能进行下一轮确认,如前一轮选择后招生计划已完成,则该专业录取结束,“备录取”考生无法录取。未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服务平台选定录取学校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该批次所有拟录取资格。

  总之,高职提前招生体现考生自主选择,给考生增加了多一次选择的机会,愿各位考生充分把握机会,考入合意的学校和专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