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浙大附中举行2021届高三毕业典礼 校长申屠永庆以“老师、同学、母校以及未来”四个关键词深情寄语
2021-05-28 20:02: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陈显婷 实习记者 鲁少辛 通讯员 周盈红 裘莹)三载浙附情,十年一剑成。5月28日上午,浙大附中举行2021届高三毕业典礼。不过,今年与往年有所不同——典礼除了毕业班的师生外,还有一位特别的老师——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贾宇。原来,三年前,贾检察长成为浙大附中的法制副校长,三年来,他见证了浙大附中2021届的成长,也见证了浙大附中在“立德树人”上的不断深入,更是看到了浙大附中成为全国示范校后所取得的种种成绩。
  为了表达对贾检察官的感激之情,浙大附中师生专门拍摄了一只短视频,展现了由关于“獬豸”神兽故事开启的曼妙缘分,一堂“学法懂法,争做守法公民”为主题的“开学法治第一课”,一张看似轻巧却饱含深深期待的“法制副校长”聘书,连结了2018级浙大附中学子与贾检察长的缘分,也连结这所学校与法治的渊源。短短几分钟的视频,细细回顾了三年法治教育的历程。
  现场,贾检察长微笑表示,“这样的‘待遇’太过隆重”。之后,他为即将登上高考考场的高三学子送上了四句话:胸怀家国,信仰是成长的“指路灯”;志存高远,学习是成功的“通行证”;前路漫漫,感恩是人生的“必修课”;心向光明,法治是青春的“护身符”。“希望同学们怀揣理想,以青春的姿态逐梦前行,走出多彩辉煌的人生之路,成为更好的自己!”贾检察长说。
  即将高考,作为浙大附中的大家长,申屠永庆校长有非常多的话想对同学们说。这一次,他精心选择了与毕业生息息相关的四个关键词,展开他要与同学们说的话。
  致辞中,申屠校长在提出“老师”“同学”“母校”“未来”四个关键词说,并提议同学们为自己的老师、父母鼓掌,感谢这些年他们的拳拳之心,谆谆教诲。回忆高中三年,申屠校长说到了冬至包饺子活动,高考神汤,因疫情取消的篮球赛,跑过西湖景却溜进KFC的同学,还有那两只据说名叫“申屠叮叮”和“申屠当当”的小猫等等。申屠校长风趣的言语,那些真切发生的故事,感染着全场同学们,大家眼角湿润了,并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成为同学具有偶然性,但希望同学之间的帮助成为必然。”关于“同学”,申屠校长如是说。而与母校的关系,申屠校长认为,它不仅在于身处其中求学时,更在于毕业生离开后的意义。“母校永远是可以停泊的港湾。”
  最后,申屠校长对于即将走向人生新征程的同学们就“未来”抛出问题——“你有职业理想吗?”“2035、2050,你在哪里,你在做什么?”他表示,在国家战略规划中,2035年和2050年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成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时间节点,他希望同学们能保有定力,不盲目跟风,找到所爱的工作,以帮助别人,服务社会为初心。
  当记者提及,这届高三毕业生有何不同时,申屠校长说,“每届学生都有不同,只是随着学校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高。”他说,高三学子即将走上高考考场,希望大家都能将高考当做一次人生难得经历,去感受它,铭记它。
  在随后的教师寄语环节,每一位学科教师上台时,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享受着“国际巨星”的待遇。高中三年,最难忘师恩。 “再见时,但愿能看到你们沉着、自信的笑脸,但愿那时我们能够成为彼此的荣耀!” 教师代表许颖洲老师祝愿同学们在未来道路上不忘求知,始终勇敢,追寻快乐。
  “拼搏的青春是多彩的,有爱的人生是丰满的,”家长的寄语满含对孩子未来的期许。十年寒窗,孩子们即将迎来高考,在漫长的求学生涯中,老师的陪伴令人难忘,而家长的陪伴则更令人动容。
  典礼最后,“彩蛋”花落谁家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只见大屏幕上滚动起高三同学刚入学时采集的一寸照,一声“停!”,欢呼声顿起,12位随机产生的幸运儿获得了申屠校长手书的毕业寄语一幅。虽然台下的同学们没有拿到这份特别的礼物,但大家心中同样开心,并深深为彼此的前程祝福。
  申屠永庆校长2021届高三毕业生寄语全文——
  同学们、老师们,尊敬的贾宇检察长、各位领导、各位家长,上午好!
  今天是我们浙江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同学毕业典礼,我们一起见证三年成长的足迹,聆听未来发展的心声。同学们,在今天我们人生重要的时刻,我们尊敬的贾宇检察长、还有这么多领导、家长来到我们中间,和我们共同分享,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由衷的感谢他们。
  记得20年前我参加过澳大利亚一所中学的毕业典礼,十分隆重,连我们被邀请的人也被要求穿正装。就像我今天这样。我记得毕业生一个一个上台,接受校长颁发的毕业证,并且拍照留念拥抱。校长还要跟每个同学聊上几句,这场景着实感动。满场大概有200来个学生。我一想完了,不知道要多少时间,后来很快就结束了,因为毕业生只有40来个。看得出来,这是全校的大事,大家都很激动。确实,不管在哪里,毕业总是那么神圣,那么值得留恋,那么使人思绪万千。
  我想,如果我们把万千思绪理一理,找找核心词,至少应该有这样几个:老师、同学、母校以及未来。
  关于老师。我知道相处三年,大家对自己的老师可以说十分了解,知道老师的教学风格和个性特点,在我们高中三年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他们一直陪伴我们,是他们点燃我们的希望,是他们给予我们前行的动力,是他们让我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作为校长,我了解的是附中教师群体的特点,是他们让教育回归育人的路,让学生拥有灿烂的脸,让课堂充满探究的味,也让自己成为专业的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这是民族的希望。此刻,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老师们。
  家长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也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尽管今天只有部分家长代表在场,我也应该感谢全体家长,是家长把孩子送到浙大附中,并和我们一起培养孩子。我提议,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父母。     
  刚才我们把最可敬的成长导师证书献给了贾宇检察长,非常好,贾宇检察长和省检察院检察官们三年来精心安排每次法治教育活动,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让我们知法懂法尊法学会用法,让我们懂得公平正义,受益匪浅。让我们再一次表示感谢。
  关于同学。高中三年,我们又多了很多同学,尤其选课走班后,同班同学都成倍地增加,那大家知道,什么是同学吗?可能大家现在无法体会。同学的价值往往在毕业后体现。今后相遇,话题很多的就是同学,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校园,共同的老师,共同的学习经历和校园生活,我们会一起谈论老师的口头禅、偶尔和老师斗嘴的情形;会回味包饺子迎新年、高考神汤“大鹏展翅”;会遗憾高二时因疫情取消的篮球赛,也会在跑山过程中,赏过西湖景,溜进KFC;当然也会谈起校园两只可爱的猫(据说大家还给它们取了名,丁丁当当?)
  什么是同学?今后相聚,会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的人。有人说,同学是通往世界的一张通行证。走出浙大附中的校园,你们会走向祖国和世界各地,无论是读书、工作还是定居,我们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相信大家会时刻想着同学,那是可贵的财富。成为同学具有偶然性,今后应该让同学间的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成为常态和必然。
  关于母校。我时常在想,浙大附中到底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记得1992年我调入这所学校的时候。当年级组长,每天中午和同学们在一起操场踢球。球场是煤渣的,踢的满身乌黑。当时学校的老师就有不同的议论,最后形成的讨论结果是能和孩子踢球的老师是好老师。我想,这就是浙大附中,和谐宽容。
  在我们两幢教学楼之间有一些种植的蔬菜、植物。经常有我们高三同学去观察。我在想,大家是去看植物吗?我们何尝不想像植物一样自然地生长。同学们心中有梦想、有追求,我们渴求生长。是啊,教育不是战场,不是战争。教育就是一种生长。教育是帮助同学们构筑梦想、完善人格、学会做事、建造价值。这几年学校就是在这样的办学理念下进行课程改革的。我们重构课程体系,增加选修课程;开展生涯发展指导,保障社团活动;构建学科教室,重构学习空间;这就是浙大附中,科学育人。
  同学们,你与母校的关系,不是你现在母校的时候,而是离开母校的时候。请记住,不管你离开母校多远,你从事什么职业,母校永远是你的家、你的港湾。当然,当五年、十年、20年后,你来到母校,来到这个大报告厅,来到那时的高三毕业典礼的时候,你会跟母校说什么,跟老师说什么,跟你的学弟学妹们说什么。
  关于未来。在毕业之际,我一直在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你们,作为快高中毕业的你们到底需要什么,我想在这个重要转折期我们都需要追思追梦,我们都需要问问自己,我准备好了没有。    
  第一个问题,2035,2050年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我们描绘了祖国的未来蓝图。在国家战略规划中,2035年和2050年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成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时间节点。如果大家本科读完参加工作,2035年正好是我们工作了十年,我们年富力强,而这时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的关键时期,那么如何把我们自己与伟大的民族和伟大的时代连在一起,把个人的追梦与国家的追梦结合起来,如何传承红色基因,立志成才报国,这是我们在纪念建党百年和面临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时必须追问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有职业理想吗?真的是我的职业价值追求吗?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的回答可能不一样。有人说,幸福就是对自己所喜欢的事情的执着追求。但能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需要定力;不盲目跟风,不是去看当前是否热门的专业,而是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找到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有人曾经问一位科学巨匠,“您的事业和家庭都如此美满,请问您是如何配比的?”这位科学家回答,“我用100%的时间工作,我用100%的时间生活”。  
  如果同学们今后找到自己真正的专业所爱、职业所爱,就可以将工作和生活合二为一,在生活中找到工作的乐趣,在工作中发现生活的色彩。我想告诉大家,今后我们无论干什么,都应该是以帮助别人、服务社会为第一目标,希望大家,永远不要以挣钱为第一目标。很多时候,如果我们价值观出问题的话,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出问题。请记住,守住底线就是守住人生。    
  第三个问题,我有没有为未来的挫折和失败做准备?  
  有人说,一个人一生的失败总量大体相当,每个人都不可能不失败,大部分同学从小到现在可能都一直很顺利,习惯了鲜花和掌声,但可能到社会上就会受到挫折。试问,大家有没有为未来的挫折和失败做好准备?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习惯于成功之后,如何领奖、如何捧着鲜花
  面对摄像机镜头微笑。但在失败的时候失却规则,不懂妥善处理的必要流程和方法。
  从小学到现在我们有没有梳理过自己未来走向成功的关键要素,是坚持,是习惯,还是有效的方法……
  同学们,20年前的毕业典礼是人家的,今天的毕业典礼是我们自己的,现在的中国今非昔比。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给我们的毕业典礼又多了一份喜庆,也让我们懂得肩上的责任。
  同学们,世界很大,任你飞翔,民族复兴,由你担当。真心希望大家高考成功、幸福辉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青年报 2020-12-17 11:14
中国教育在线 2020-09-20 19:42
光明日报 2020-09-10 09:04